张青葆,号九大山人,1951年生于山西稷山,1966年开始正式学画,197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青年时代曾接受过叶浅予、董寿平、力群等一批老一代名家的指导,中年以后长期受教于齐白石大师入室弟子王绍尊先生。而张青葆本人并没有局限于一家一派,他以中国绘画大的传统为师,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蓄,并积极吸收西方绘画对自己有益的成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生活所悟和感受,在长期艰苦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学画四十几年来,张青葆涉猎了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和壁画等多种艺术门类。早期主要画人物,着重基本功训练。中年以后主要从事中国画创作,而主攻画马,期间也大量穿插了梅、兰、竹、菊、松、荷花和山水等各种题材的创作,而且都下过很大功夫,创作过许多幅大大小小的作品。张青葆画马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经历了写意—写实—再写意,这样一个反复实践,反复探索的一个个脱胎换骨式的艰苦的创作过程。他经常到新疆、内蒙古大草原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同时,从古代画象石及各朝代画马作品中汲取营养,并结合自己的艺术禀赋和气质,大胆创造。他既能画造型英俊准确的写实作品,又能画神采飞扬的写意。他曾经创作过许多大幅的奔马图。这些大画费时费力,一幅作品常常需要创作一个季度、半年,有的长卷则陆陆续续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这些艰苦的创作过程,使他更熟悉马,因而后来创作写意作品才能够得心应手。然而,这些优秀的写意作品又依赖于张青葆质朴的人品、真实洒脱的艺术气质和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张青葆写意画马的重要特征是他长于用线。其线如行云流水,潇洒奔放,下笔力透纸背,质朴浑厚,富于阳刚之美。用线之外他还善于用水墨创作,并能作具有抽象意味或变形的作品。他认为一个艺术家不能只会一种手法,也不能只会画一种题材。张青葆画马的风格多样,规格样式也多种多样,他能创作大幅或巨幅作品,同时较多的创作的是普通画幅,时而也创作一些册页和长卷。1990年以来,张青葆的画马作品先后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黄河电视台、韩国全国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报道、中华英才画报、金融时报、收藏家、美术耕耘等数十家国内外重要媒体报道或介绍。1993年以来,他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机构团体邀请办展。1995年,张青葆应中南海邀请,创作大幅中国画《千里草原好风光》,此图现悬挂于国家领导人会议厅。200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画集《中国现代画马名家》,徐悲鸿等十余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名家入选,张青葆作为较年轻的一位画家,也被选入。张青葆的作品还被文莱苏丹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等外国国家元首收藏,国内外的一些艺术机构和不少收藏家也收藏了他的画。张青葆的作品得到了名家的好评,徐悲鸿大师弟子韦江凡和齐白石大师弟子王绍尊二位老先生都分别为张青葆撰文和题词,给以高度评价。徐悲鸿大师夫人、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先生在2002年看过张青葆的群马图和牧牛图后,给以热情的鼓励和表扬。大画家范曾看过张青葆的一些画作后大加赞扬,他即兴为张青葆题写杜甫诗句《竹劈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这两句诗形象地反映出张青葆所画奔马的力度、速度及神情气势。此诗原是杜甫描述唐代大画家曹霸所画骏马,范先生在此引用,足见其对张青葆作品的重视。张青葆早期画马是由大写意入手的,中间经历了二十余年刻苦的写实创作,其间穿插了大量的写意创作。他最早的写意是大刀阔斧式的浓墨粗笔,之后长期形成一种追求线条美的潇洒风格。从2011年起,张青葆又开始向老辣厚重的大写意风格过渡,他用这种风格创作了不少丈二纸的大画。今后,他将在大写意画马的基础上,将级简练浓重的大写意风格逐步拓展到竹、荷、松、柳及山水、人物等领域的创作中。张青葆极其推重清代大画家八大山人,他将努力地从过去的写实主义走向八大山人那样的精简超脱的境界,只是要多一份强悍与张力。相信九大山人一定成功。
国画家张青葆艺术家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