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述现已有《伴石画集》、《砚田耕耘录》相继出版在学术上,魏先生认为,书画的发展是一种“渐变”。所谓“新”是属于“伟大母体的亲生儿女”。在绘画本体上,魏福林先生强调笔墨的“阴阳调合之美”。他认为书法与绘画在起源上是完全相同的。书法绘画共同起源于象形文字。绘画书法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艺术的基本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就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观点。其实我们今天很难说清楚是先有绘画还是先有书法。两者很有可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中国画注重的是意境,这恰恰正是中国书法的精髓,所以说书法国画在精神意境上也是同源的。中国书法界常说字如其人,其实作画也如其人,人的品性、学识、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和绘画艺术作品也因其作者各自的品格而有了其各不相同的风格。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工具,由于作者自身的修养和对大自然感悟的不同而创作出的作品也各不相同。今天的我们有古人很多的精辟论述成为我们学习书画的指导思想,但我们又在这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里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小部分。于是乎,大师辈出,宗派林立。随各有所长,但往往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略了自己的缺失。魏先生认为我们为什么不相互取长补短,集众家之长于一身呢。为什么要故意分什么宗派,或者是南北东西呢。中华民族自古就讲阴阳五行平衡,天地仁和谐,其实书法作画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你是那宗那派,如果你对大自然有深刻的感悟和领会,你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有彻底的认识,在加上你的笔墨情趣你就会很轻松的创作出美好的作品来。书画本同源,源自人心!纵观我国美学史,晋人顾恺子提出了“以形写神”一语,虽可传喻千载,但此说只是一个总的概念,不够尽致。到了南齐谢赫。他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写形,随类傅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虽比顾氏的“以形写神”全面具体。但“六法”的意趣不高。他只着意在浅显的画面格局上,“气韵生动”也只是当时的口头禅。这跟谢氏在当时贵族中养尊处优的平庸生活有关。唐人孙过庭,是个才气横溢生活堪坷跌宕的人,在他的《书谱序》中,展示了他的审美风采,真是“阳舒阴惨”之境,可谓汗颜千古。此后清人石涛的《一画论》,虽然意趣高超,但词义过于晦涩,无法普及。唐朝的画家张璪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因为这八个字是中国绘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中国绘画理论殿堂的奠基石…。近代有被誉为艺术大师的一代宗师齐白石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精华,把文人潇洒淡雅,疏散、简洁、或奇肆冷逸,狂放傲岸的笔墨和民间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诗情画意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绘画和金石艺术冶为一炉,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追求笔墨的沉雄苍浑`/ 醇厚豪放 / 磅礴纵横和凝重质朴,他运笔的提按使转含蓄蕴藉,无明显的顿挫痕迹,亦无剑拔弩张的强悍之气。在物象造型上着力追求以简洁凝炼的笔墨来传神达意,在艺术理论上,他发展了历来以六法为中心绘画理论,在许多争执了千百年的重要问题上,他都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提出“太似为之媚俗,不似为之欺世,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辟论述。是纵观绘画全局的重要理论,应该说这正是齐白石对绘画理论的重要贡献。他的画风影响了整个画界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轨迹。将中国写意绘画艺术推向了历史的巅峰。再说魏福林经历坎坷,社会阅历丰富,有幸拜在齐派门下,在发展和继承齐派艺术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力求上进,当我读到他的“五行品味说”,直觉其文辞朴实而贴切,深入浅出,意趣高逸。可以说:“魏福林是一位很有实力的学者型画家,同时又是当代有威望的书画评论家、国画理论家。”社会评价师承齐派第三代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篆刻家宋致中先生,在其悉心的教导下,承袭一代宗师齐白石大师的篆刻绝技,构图惊险奇妙,刀法采取单刀直入,冲切结合,大刀阔斧,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极具个性特色。雄悍直率,不事雕琢,具有阳刚之美。魏福林先生倡导“古今人文结合立画说”,结合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多元文化,理解书画的精髓,将国画理论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学说来诠释书画艺术,围绕诗书画印全面展开新世纪绘画艺术的洗礼,成为当代传统功底深厚、现代艺术气息浓厚之画坛巨将。
国画家魏福林艺术家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