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唐伯虎,今有唐伯龙。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时代的必然?毕竟时隔五百年,却实实在在地出现了!那是国人的自豪,还是世人的骄傲,更是艺术的盛事!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其绘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唐伯龙,20世纪50年代出生于湘楚之地,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3岁承父之教启蒙习学书法。至今已在中国书法这门世界顶尖艺术的天地里,摸爬滚打,千锤百炼凡50载。其书法作品已流传世界五洲四海,近50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国家领导人包括江泽民、胡锦涛、李光耀、福田康夫、李明博以及泰国王室都有收藏其作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自古以来,湖湘大地钟灵毓秀,名人荟萃。欧阳询、怀素、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古代先贤。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齐白石、沈从文、袁隆平等现代领袖和文化艺术科技大师,各领风骚。湖湘大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曾吸引屈原、李白、杜甫、颜真卿、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朱熹、陆游、徐霞客等各朝各代文化泰斗或信游期间,或赋诗歌咏,或作文挥毫,留下大量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唐伯龙从小就仰慕、学习、领略、融汇的精髓。唐伯龙书承家学,三岁执笔,五岁进校,六岁写联,七岁赋诗,八九岁就闻名乡里。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国家公务员到职业书法家,唐伯龙始终墨不干砚,手不离笔,身不脱斋,伏案临帖,立身创作,悬手作楷,挥手作草,心身合一,形神兼备。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密塔碑》,到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再到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述帖》、赵孟頫的《快雪时晴帖》、苏轼的《寒食帖》和《张猛龙碑》、《麓山寺碑》等历代名家名帖名碑中汲取营养。练就一手过硬的“欧阳柳”三体合一的“唐伯龙楷书”。打造出一手集“王怀张苏毛”五体同形,六韵合神的“唐伯龙行书”。其书融古今文化、汇时代新风,蕴精气神灵,出神入化,憨厚朴实,智慧才气,凝重博大,给人以典雅,予人以豪迈,使人以舒畅,让人不忘怀。近年来,唐伯龙走出国家机关,云游四海,踏大江南北,登三山五岳;上北京天津,过苏杭上海,下南国琼粤;访港澳台,走新马泰,游东南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亿万人;遍访名师圣贤,广交天下朋友;所到之处与名家同台挥毫,或切磋技艺,或举办展览,或开学讲坛,传播文化,广结善缘;精修唐诗宋词元曲、古文佳篇经典;研儒道佛,修风雅颂,贯中西学,通古今文。结识启功、赵朴初,同展沈鹏、靳尚谊,深交李立、阳太阳,情系琼瑶、秦孝仪,手握特首何厚铧、崔世安和马万祺。究为人之道,探处世之哲,索文艺之奥,求学问之秘。唐伯龙不计名利于商海,不求旷达于政坛,不敷浮躁于艺殿,只图吾心德人生。1976年唐伯龙18岁时题写的“湖南湘江电站”招牌,悬挂了30多年了,仍字迹矫健。1989年为深圳第一家五星级宾馆“阳光酒店”题写招牌已20多年过去了,如今仍闪闪发光。1991年为国家副主席王震写的祝寿对联,还挂在大厅里。1992年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台湾政要蒋经国府中珍藏。1993年参加云南石林碑林全国书法大赛获一等奖。1996年创办“湖南中山书画院”,1997年又创办“湖南书画专修学院”,任两院院长,育弟子逾千。出版《唐伯龙书法作品选》。1997年11月至12月,以团长身份率“书画湘军代表团”赴香港、台湾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引起港台各界的热烈反响。并在台湾国父纪念馆、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台湾省立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书法作品展览。还题写了“美国加州银行”、台湾“孔庙”两个重要招牌。1998年参加北京“首都艺术博览会”,举办个人书法展,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蒋正华的会见。2001年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个人书法展。2002年参加由全国书协主席沈鹏、全国美协主席靳尚谊担任团长的“中国书画家代表团”赴澳门、香港、泰国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受到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和泰国总理的接见,作品被泰国王室和华侨领袖创办的“淡浮院”收藏。2003年参加全国抗非典书画作品义卖拍卖会,唐伯龙两幅书法作品被拍出高价。2006年6月获“首届‘艺教杯’全国师生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2006年7月1日获“首届海内外艺术家作品大赛”银奖。获“首届‘盛世中华’全国书法、美术作品大展”一等奖。2010年6月11日获“深圳特区全国书画名家艺术精品邀请展”金奖。唐伯龙的作品及名字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大典》、《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化艺术界名人录》、《二十一世纪人才库》等10余部典籍之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唐伯龙的书法有着扎实的传统基础,篆、隶、魏、行、草诸体皆工,尤精正楷、行书、草书。其书风古雅朴茂,意趣盎然,正楷严谨正气,法度森严,如钢铁浇注,刻木三分,正直中透哲灵气。行草动中求静,笔法古厚,博大霸气,所向披靡,游刃有余,如蛟龙出海,似猛虎下山,像雄鹰展翅,犹骏马奔驰,特别是挥毫之间,好似张三丰太极剑法,化山入云,托岳比星,神奇之妙,不可言状,无法语表。隶篆魏书静中求动,笔法透逸,闲适韵焉。唐伯龙创作的作品大胆立足传统,博采众长,重展古代大家之像,又走出传统,注入灵性,再创今世各学之神。若飞若动,若坐若行,若来若往,若卧若起,大象无形,大道无垠,气势磅礡,生机盎然。二又蕴涵柔和细腻,精到微准,恰到好处,收放自如,洒脱超然。而或骥驰原野,强弩迸射,车过山川,船通江洋,无往不胜。更或神澄意定,青白灿然,飘逸神飞,浓墨枯笔,屋漏痕迹,含蓄沉着,藏锋遏势,精气结撰,墨光浮溢。还有那圆转方折,点画浑成,笔形完整,抽刀断水,探骊得珠,刚柔相济,十分潇洒。字里行间,谋篇布局,用笔使墨,运气蓄力,赋字以命,字如其人,洒酣放荡,心旷神怡之态更是跃然于观者面前,绕韵于高雅之堂,美不胜收,叹为观止。唐伯龙认为,中国书法是人类社会的艺术瑰宝,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的独到见解和特色创造,体现着人类宇宙审美文化的精深和独特,标志着人类进步文明的最高水准之一。作为当代书家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要想完成如此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书家除了德艺双馨之外,还要知识渊博,多读经典,广纳哲理,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书法大家,才能不辱时代重任。多年来他潜心于书法艺术之间,醉心于《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黄帝内经》《周易》《楚辞》《圣经》《心经》《金刚经》《古兰经》的研究之中,从经典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灵魂,把艺术熔铸于哲学思考的机理,在学养中求得灵感,在灵感中探索超越,在超越中创造艺术,在艺术中谋求升华。“面壁十年图破壁”,五十余年的沉淀,半个世纪的修炼,得成正果。唐伯龙人书俱进,德艺并行,文武兼备,才识深蕴。在其书法艺术创作中,他用作品说话,让笔墨传情,叫功力评判,请观者打分。唐伯龙为人忠厚,讲求诚信,乐善好施,肯于助人,常引导困顿君子,时指航久难英杰,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矢志如一,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淡泊名利。自知道路艰难多,甘愿寂寞穷探索;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推艺波。
书法家唐伯龙艺术家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