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作品参加第4、5、6、7、8、9届全国美展,自1989年来先后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并应邀赴美国、新加坡考察讲学。2007年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山外山·姜坤郑小娟画展》。2011年11月由中南传媒集团主办《姜坤绘画系列——长江溯源》精品展。代表作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集》、《中国画名家作品集》。学术专著有《名山画稿》、《国画人体艺术》、《当代美术家画库·姜坤卷》、《姜坤中国画集》(珍藏版)、《姜坤作品集》、《姜坤画集》、《姜坤郑小娟作品选·山外山》、《姜坤绘画作品系列——长江溯源》等。艺术探寻姜坤涉江探源,是为画绘长江而去。从他第一次游三峡至今已36年,出版《长江溯源》画集,可见这位已72岁的老画家,创作态度是如何的认真和严谨。姜坤的涉江探源既是在“行万里路”又是在“读万卷书”。他行走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阅读着华夏大地的自然人文书卷。他15年的涉江行旅堪称是一种感悟自然的特殊“阅读”形式,也可说是一种切近生命的独特“书写”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读写”中,姜坤实现了他画绘长江之笔墨语言、空间结构和精神品格的多方探寻。就笔墨探索而言,姜坤像是或重或轻地踩着舞步前进,重心立足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途径去开宗立法,同时又没有放弃“法古人,参造化”的路数去变易成法。他实际上是背着丰厚的“传统”包袱,迈着艰辛的“师造化”步履,行走在中国绘画笔墨的历史长河中去另辟蹊径,以开启自创新法的壮举。他的《通天河》和《瞿塘峡》之笔精墨妙即便是在中国山水画的辉煌殿堂里也毫无逊色。北宋韩拙早就说过:“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姜坤完全谙达笔墨作为山水画筋骨血肉的审美价值。《通天河》以非常娴熟的笔法和十分精到的彩墨表现江源大地上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和流水,无不让人感受到青山卷白云、绿水泛清波的高洁之美。那一块块翠绿、一抹抹天蓝和一片片嫩黄以“骨法用笔”的方式书写而成,很自然地晕化到由焦墨皴擦和勾勒所构成的山水主体形态中,显得格外的丰润、清透和亮丽,具有水印木刻的神采,却又不失“笔墨俱化”的韵味。这便是姜坤用笔、用墨、用色和用水的过人之处。他的水墨和色彩仿佛经过高原阳光的无数次蒸馏而变得特别的清透和洁净,因而画面总能呈现出如雨后青山一样的明丽和清朗。姜坤对笔、墨、色所进行的探索走出了中国青绿山水的传统,也无疑拓宽了上个世纪下半叶所延展开来的“红色重彩的水墨范式”。而《瞿塘峡》则以浓重的笔墨挥洒出壁立千仞的山石,以随类赋彩的原则铺设出亮丽的褐色悬崖,再巧妙地以泼墨的方式来营造两岸云雾缭绕的神秘仙境,以简练的墨线来书写近处的山丘和江中的行船。
国画家姜坤艺术家联系方式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