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锋刃乃初成。习书不易,耐住寂寞,历遍淡凉,秃笔如山,弃纸车载,怎一个“赠”字了得?近日,广东梅州市文联发起的“培育艺术市场·不无偿赠书画”倡议,提出书画艺术家不随意向索赠者赠送字画,要让索赠者了解艺术积累和创作劳动的艰辛,一时间引起书画界强烈共鸣。
其实,“书画有价”并不是标新立异,古已有之。唐代张怀瓘在其《书估》中就曾提到书法作品的定价,“如大王(王羲之)草书字值,一百五字乃敌一行行书,三行行书敌一行真书,偏帖则尔。至如《乐毅》《黄庭》《太师篇》《画赞》《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为国宝,不可计以字数,或千或万,惟鉴别之精粗也。他皆仿此。近日有钟尚书绍京,亦为好事,不惜大费,破产求书。计用数百万贯钱,惟市得洁库行书五纸,不能致真书一字。”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云:“画有价,时画之或工或粗,时名之或大或小分焉,此相去不远者也,亦在人重与不重耳。”
每个行业都要相互尊重各自的劳动成果,艺术创作更是如此。纵观古今中外,大凡书画有成者无不是经过了“捏破管,书破纸,方有功夫”。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钟丞相入抱犊山十年,木石尽黑。赵子昂国公十年不下楼……所谓“纸上一笔,十年功夫”。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凝聚了创作者大量的精力、体力和脑力,是消耗时间与生命换来的。只是他们这背后的付出,埋头写字画画,大家都看不到而已。更何况,有不少书画家就以销售书画为生,养家糊口,收藏家们真金白银花钱买了作品;如果白送给你,你一分钱没花,这对于收藏家们来说极不公平。当然,人情社会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但不能让无偿馈赠成为常态。“不无偿赠书画”的倡议,无疑是对劳动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
当前正值文化创新大发展时期。书画家的劳动成果是应该受到全社会尊重的,只有人人充分尊重艺术成果,才能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才能使文化创新更上一层楼。
作者:马忠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40,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宠辱不惊|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