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生活当中,用数字艺术和数字技术创作出的数字艺术,它既没有技法也没有我们使用的具体的传统意义的绘画材料,那么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怎么去做评判呢?受过很好艺术教育的艺术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和那些没有专门受过训练的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的呈现,又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互相替代,或者是共同创作的一个过程。
我在上海看过一个展览,艺术家是一个心血管病的医生。他的作品完全是通过影像学的手段,从医疗用的X光拍出来黑白的片子,经过处理以后,就是作品。作者在上海是非常有名的心血管病的专家,他把这些艺术作品卖了以后,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来资助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的心血管病人。作品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形式感也非常强,呈现的方式也非常新奇,我们该承认它是艺术作品吗?今天我们的艺术作品,在以这种市场化的形式进行价值呈现的时候,他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什么呢?在新的时代里,各种科技、手段的进步,我们可能在生活当中已经享用了这些科技在艺术上的呈现,我们承认不承认它是艺术?我们又怎样来对这些艺术作品进行评价?
当下,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作品背后,以及今天我们接受艺术作品的程度,我们的阅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传统意义的观看、传播方式也完全跟过去不同了。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重新来欣赏艺术、接受艺术,所有的形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都有待于我们要面对新的问题,要做新的判断。我们用什么去应对这些作品?我们怎么去评价这些作品?是以什么样的标准、价值观来进行评价?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