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任杭州通判四年,期间不仅疏导了西湖,使千顷农田得到灌溉,而且筑堤防洪,留下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对西湖美景,东坡居士情有独钟,经常邀约名士相聚湖上,畅游之时,还写下过很多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词,上面将西湖美景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相提并论的这首七绝,就是一次湖上聚会后写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西湖三面环山,湖山相连,风光旖旎,“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自然生态格局,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填词作诗。以西湖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亦有很多,其中,明代吴中著名画家谢时臣的《西湖春晓图》(见图),构图雄奇严密,山水美丽如诗,就是颇具特色的一幅西湖丹青佳构。
《西湖春晓图》,纵279、横105厘米,纸本设色。画幅左上方自上而下隶书“西湖春晓”,草书署款“樗仙谢时臣写”,钤白文“姑苏薹下逸人”“谢氏思忠”二印。画面以西湖初春景物为素材,贴近自然,构图极为丰满,远山近水,云蒸霞蔚,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全幅以纵向取势,意境开阔,采用垂直与水平相结合、平远与高远相融合的构图技法,使画面显得丰满缜密,景物众多,湖光山色,意境清幽,长轴巨幅,好一片人间天堂“西湖春色归”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面对西湖的四时美景,苏东坡在杭四年都没赏完,空留下“谁能识其全”的遗憾。虽然《西湖春晓图》只是截取了西湖早春的景观入画,但在谢时臣的笔下,山水开合有度,意境浑然开阔,山的豪迈,水的婉约,松柏的劲健,云的虚幻,苏堤的秀雅,宝塔的玲珑,楼台轩榭的神奇,拱桥如虹的姿势,舟舫的悠然,蹊径的神秘,丛林的葳蕤,踏青游览者的闲适惬意……一步一景,景奇意古,隐隐与古诗词所描绘的西湖相对应,西湖方圆周绕的一应自然景物被其浓缩于宣纸之上,尺幅之中,刻画繁复但细致入微,虚实相生富于变化,情景交融,主题突出,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西湖春晓画面。尤其是舟舫、溪流、行人的动势与树木、山石、亭阁、塔楼的静态构成强烈的对比,烘托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谢时臣(1488—1567),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苏州)人,擅山水,师法元代画家吴镇,学沈周又稍变其意,取“浙派”和沈周二者之长,而又独出机杼,有自己面貌。谢时臣的山水用墨放逸,笔力雄强,传世作品多屏嶂大幅,气势纵横,雄奇豪阔。传世作品《虎阜春晴图》轴、《江山胜揽图》轴、《夏山飞瀑图》、《杜陵诗意图》册、《武当霁雪图》轴等分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山东博物馆等处。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813,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富贵满堂》
吴雅君作品 / 177×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