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诗书卷之《唐人绝句六首》 局部 元 康里巎巎
一位扶贫干部在谈起脱贫经验时说,要带领群众脱贫,领导干部自己首先要脱“三层皮”:“嘴要脱皮”,宣传解释好各项扶贫政策;“手要脱皮”,精准做好贫困户档案;“脚要脱皮”,要走到每一户贫困户家里,跟他们一起,一步一步实现脱贫。
要脱“三层皮”这种经验之谈,于今天的学书者而言也尤为重要。要想领略书法这门艺术的真谛,要想在书法事业上小有成就,光靠花拳绣腿的功夫、天马行空的想象、浮华空洞的包装是不行的,而是要有苦干、实干的精神,坚定地成为书法艺术的践行者。“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学书法亦是如此,没有脱“三层皮”的苦功,又哪里踏得上书法正道?
“嘴要脱皮”就是要多读。一是要读帖。学书者皆知临古人法帖是为学书之道,可如果只临不读,难窥其奥妙,书法之义不可尽,不得其法的临习也就是徒摹其形而已。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察”就是读帖,“拟”就是临摹。“察”在“拟”之前,帖读的深浅、领悟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临摹的水平。读帖应与临帖形影相随,于“帖”而言要读写一体。读帖就是对古人法帖进行深入研究、寻找规律、把握本质、提炼精华,从而提高临帖的质量,精确掌握书写技能。二是多读文史哲方面的书籍,以强化“书外功”。刘熙载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这种“士气”是书者胸罗万有、高韵深情的自然流露,想有这样的格局和境界,多读书是唯一的方法和途径。当代书家周俊杰说:“我搞书法创作,与其说得力于临帖的基础,毋宁说读书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和理性上把握书法发展的能力。”可见读书于学书者的重要性。不管是读帖还是读其他书,要具备“嘴要脱皮”的勤读、苦读,但不是死读;还要“善读”,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取舍、重思考、抓实质、汲精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手要脱皮”就是要多写。学习书法的多读、多想、多悟都是为了加强手上功夫,以更好的临帖、创作。如果只读不写或少写,终究是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写出来的字也是肤浅、不耐看。看看那些书法史上的大师,哪一个不是多写苦练的呢?张芝的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禅师的铁槛笔冢,虞世南卧时划腹练书,康里巎巎的日写三万字,或是“十日一笔,月数丸墨”“或缉柳编蒲,或聚萤映雪”。比起古人,我们就是练到“手要脱皮”也是相差甚远,何况手还未曾脱过皮。书法“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没有勤奋临池之功,何以能言成就?学书作为日课,贵在坚持,切不可操之过急。“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庄子语),见到鸡蛋就想得到报晓的公鸡,见到弹丸就想煮吃鸮鸟,那不成了痴人说梦?而今的书法界还真有这样的“聪明人”,才刚能拎得起毛笔,就以“大师”自居,挟狂怪之风行走江湖。明明是正在被梦魇吞噬着,却不知道是在做梦,还自以为很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这些人不清醒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他们不能醒来、不愿醒来,也就不曾理解“手要脱皮”之义了。
“脚要脱皮”就是要多走。清刘熙载认为学书者要“与古为徒,与天为徒”,如果说多读、多写是要“与古为徒”,那么多走就是“与天为徒”。学书者要多“走”,就是走进自然、亲近生活,访碑游学、书法采风,关注社会、贴近生活。首先要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张旭见公主担夫争道得笔法,黄庭坚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悟笔法,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这些传说都是古贤从自然物象中悟出的道理。于今天的书者来说,在读、写之余便要行万里路,把大量自然物象和生活信息储存在记忆中,以便创作时灵感的闪现从而达到质的飞跃。其次,访碑游学,书法采风。走进各种碑林、石刻博物馆进行现场取经学习,来一场穿越时空、对话古人的艺术之旅,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膜拜,也是对书法学术的追本溯源。如此学游并重、访以为学、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让书者在游历中增强学识,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中锻造品格,无疑会提高书者的审美鉴赏和创作水平。再者,要走进社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扎根群众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方可创作出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作品。
学书要脱“三层皮”这几个字看上去让人发怵,可当你把苦干实干、稳扎稳打作为学书的基本功去认识和对待,久而久之,就会觉得很习惯、很自然。“好习惯”成为了自然,也就真正踏上了书法艺术的正道。
(作者为独立撰稿人)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893,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得鱼》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