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秦廷光出生在渝中区菜园坝,从小痴迷美术,1962年进入川美附中,和罗中立还是同学。虽然毕业后秦廷光没有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分配在铜梁电影公司和铜梁报社从事美编工作),但这辈子,他的画笔从来没有放下过。近4年多时间,秦廷光画了44幅记忆中的老重庆毛笔画,希望这组画让年轻人了解老重庆,让老一辈记得住乡愁。
长江对秦廷光来说再熟悉不过,“出生在菜园坝,从小在石板坡、储奇门的江边边捆绑房都住过,珊瑚坝、朝天门、过江轮渡、十八梯都是从小的记忆。”这些老记忆很多都变了,退休回主城生活后,秦廷光发现很多记忆中的重庆都在改变或慢慢消失,他决定将这些老城庆的记忆画下来。回忆、找资料、实地走访、下笔……秦廷光想在绘画艺术和城市记忆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因此,他一画就画了4年多。
秦廷光的这些画放在一起就是他的童年故事和记忆。聊到轮渡、缆车、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秦廷光满满都是回忆。“十几岁的时候,主城长江上几乎没有大桥,我们去趟南岸都是坐轮渡。”秦廷光说,从菜园坝上来,会坐两路口缆车,“上行5分钱一个人,然后再去两路口山城宽银幕电影院看场电影,学生票当时要2角5分,而文化宫的露天电影当时也才5分。不过,去看宽银幕电影感觉比什么都洋气。”在秦廷光笔下,高大雄伟的山城宽银幕电影院建筑采用拱门式结构,前面5个拱和6根立柱加上高大的玻璃幕墙,电影院前面有两张电影宣传画,《风从东方来》和《刘三姐》,“这就是当时原貌还原。”秦廷光说。
“只要我还能画,我就不停笔。”秦廷光坚定地说,每天散步时,他要么一定带上相机,要么带上速写本。“发现好的素材或者一些即将消失的记忆我就迅速记下来,回来就把它整理出来。”秦廷光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接下来,我想踏遍重庆的古镇,用手中的画笔将古镇美景及古镇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还有一些即将消失的老行当。”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689,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吉兔得福》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