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四面群山屏列,溪水回环,黄山、齐云山群峰耸立,新安江、阊江波流清沏,这里山水天成、风景如画。千年前,北方士族躲避战乱,辗转至此,这片世外桃源般的土地让他们停下了脚步。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她产生了恋慕之情,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下这人间仙境的不变沧桑。
清 丁俊 黄山图册
33.2cm×27.2cm×8
安徽博物院藏
丁俊,字琦士、淇浚,号柳塘、莲砂、筠轩,嘉道年间徽州休宁人。正如画家题跋中所言:“不自到黄山,见图如不见”。黄山胜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着实令人遐想。
清 丁云鹏 白岳图卷
300.3cm×30cm
安徽博物院藏
“白岳”是齐云山之古称,奇峰、怪岩、幽洞、湖潭泉瀑遍布,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之说。此图出自明万历刊本的《齐云山志》,卷首《白岳全图》由丁云鹏绘就。丁云鹏(1547—不详),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徽州休宁人。《白岳全图》十幅,串连起来为一幅长卷,将齐云山的全貌巧妙得浓缩在其中。此卷从岩前登封桥白岳源画起,至僧帽山一带为止,沿途风光处处清晰,历历在目,引人入胜。
“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从这句描绘古徽州地形的谚语中,不难体会徽州先民在筑城结村时选址的艰难。然而,古徽州人正是在这峰峦掩映、川谷崎岖的地理环境中,察山川之势,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枕山环水,尊重天地之造化,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性的构建起古徽州“画里乡村”的别样风情,成就“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千古佳话。
明 《歙县双桥郑氏家谱》之郑村十二景图
安徽博物院藏
“郑村十二景图”取自《歙县双桥郑氏家谱》。郑村为元末理学家郑玉故里。图为万历年间(1573-1619)族人郑九夏绘制,他把村落的溪流水源、村边山峦、建筑景观、农耕生活、黄山奇峰等,摄入村居图画,呈现出一幅“画里乡村”的美好图卷。
清 吴鲁衡制圆形有盖罗盘
直径14.2cm 安徽博物院藏
对于徽州人而言,罗盘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理解、吉祥平安的期盼和趋吉避凶的追求,具有赋予命运一种特殊的指示意义。罗盘是徽州人卜地、相宅等活动时对居住坏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工具,其判断的结果则是能否蕴藏得住天地间的灵气,使得人与自然环境在居宅、祠堂这些具体建筑形态上达到默契与和谐,同时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依赖。
古徽州人尊崇儒学,认为自然与人息息相通,和谐一致。他们在居所的方寸之间,也不愿舍弃来自于自然的馈赠。天井是徽州民居设计的“核心”,阳光、空气、雨水通过这屋顶上的一阙,实现了人与上天的交会。自然生灵同样没有因为门窗的关合而割断与人的交流,它们被雕刻在徽州人在室内目所能及的所有地方。古徽州人冀望时时处处“闻鸟音、见翠屏”,他们对于自然的热情来自心灵的向往。
自然题材的建筑构件在徽州古民居中随处可见,远山近石、河川溪流、青松翠竹、花鸟鱼虫均被借景于室内,雕刻于房梁、门窗之上。独坐屋内,远视空蒙山色,近观丛丛花木,日月星辰、草木鸟兽、花香虫鸣、溪水潺潺,交织成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妙境,自然之趣不需多言。
清 木雕鱼纹雀替2件
长42cm 宽19.8cm 高17cm
安徽博物院藏
明 荷鹭图砖雕
长31cm 宽18cm 厚7cm
安徽博物院藏
青灰色的砖上雕刻有盛开的荷花、圆润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蓓蕾以及成熟的莲蓬穿插其间,一只白鹭正在荷叶浓荫下吞食一尾鲜活的鱼。此图雕工精练,构图简洁明快,形象趋于写实,情趣盎然,是徽州塘头溪边常见之景象。
在徽州人的床前案头,同样能够感受到他们亲近自然的渴望。他们对于喜爱的艺术以及艺术散发出的美的氛围,有着感受自然、师法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审美追求。不论是家具摆件,还是文玩清供,多借名山胜水之景、田园自然之趣,为自己构建起一方平和、宁静、恬淡、纯朴的“别境”。
清 鱼荷随形歙砚
长24.5cm 宽19.4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雕一大一小二片荷叶,作砚池和砚堂,大为砚堂,微往中间凹,小为砚池,旁边浮雕荷花鱼纹,画面活泼和谐,充满自然之躯。
徽州厅堂中,或举行家庭祭祀、喜庆活动,或会见宾朋、长幼教谕,更是日常家庭生活的主要场所。它不仅具有强烈的实用功能,其端正、平稳的对称式布局,不仅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而且体现了徽州人遵循儒学中庸的原则、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境界。
清 红木太师椅
长56cm 宽65cm 高104.5cm
安徽博物院藏
清 木雕龙凤嵌玉桃小屏
宽15.3cm 高25.5cm
广东省博物馆藏
屏风采用通雕、百宝镶嵌等技法制成。屏风中心开窗内髹黑漆百宝嵌折枝桃树图,桃红叶绿,花朵绽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684,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观沧海》
鲁叁田作品 / 47×47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