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福生先生
导言:刘福生先生丹青世界徜徉了几十年,可以说画花鸟、山水、人物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其更专注于两种题材:牡丹与葡萄。时有山水作品,但是牡丹是其自幼不曾放弃的绘画对象。1967年天津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定居于唐山,在唐山,更是因画牡丹闻名,毫不夸张是当地的“牡丹王”。天津美院读书时为留学生讲课
王气
提及牡丹,我们通常会想到热闹雍容的样式。是讨多数国人欢喜的素材,毕竟难脱凡俗。
只是,见到刘福生先生的牡丹,还是心下暗惊:大手笔。首先,尺幅大。不是我们一般想象的花鸟小品,刘先生常做巨大画作。在他西安的画室里,客厅中央的墙面上,便是一幅丈二的盛开牡丹图。刘先生常说:要做百姓看得懂、喜欢的画。他的作品都应了这点:雅俗共赏。只是,那气息的“雅”,见到画的刹那,还是被惊艳到。也许因其学院派的扎实功力,又汇合了其朴素的“画要百姓喜欢”创作观,其作品反而愈发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王气”。
所谓“王气”,便是“庙堂气”。刘先生的牡丹,既在“庙堂”又在民间。这令人想起其同乡赵望云先生的艺术观:要为民众绘画,要画民众。而刘福生先生的观念与其不谋而合。因了这平常心,画面便具有了“王气”,或曰贵气。这是艺术家的真正善良心和悲悯心。刘先生的“王气”,更与其耿直、宽厚有关。他是文人,更是自幼喜读《三侠五义》的达观者,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喜欢路见不平倾力相助,喜欢扶弱救贫慈悲为怀,养成了一股“侠气”,这种气,体现在画中,便有了磅礴之韵。牡丹终古是花王(四尺斗方)大富贵图冰清玉洁猫戏蝶舞(四尺整张)春花秋实颗颗满(四尺整张)
刘先生走上艺术之路的契机源于家学。其曾外祖父曾是宫廷画师,父亲也是位业余善于工笔墨者。先生自幼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为学校办板报、写书法、画牡丹。内心充满武侠梦的他本意考体育学院,与同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考了天津美术学院,考试当场作画现场,当时到唐山招生的美院教授穆家麒先生一眼看中,当即就讲“到学校和张其翼教授学花鸟!”结果,刘先生从当时唐山市区5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作为2名被录取者之一1963年顺利考入天津美院。在张其翼、刘君礼、溥佐、萧朗等名师指点下,画艺突飞猛进,是老师们的得意门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
但是,因时代原因,1967年毕业时,刘福生未能留校任教,而是被分配到唐山丰润区的文化馆工作。这对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来说,并不算好的归宿,但是,刘福生很欣然,“既来之则安之”,开开心心投入期酷爱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事业。
真正进入牡丹的高峰创作,应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他的牡丹逐渐进入寻常人家,成为人人皆知的大画家。之后,偶于人家院落中,见到成熟的紫葡萄,觉得是甜蜜和幸福的象征,便开启了葡萄的创作,同样受到藏家欢迎。
[广告] 作品编号1002061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相依相随》
车厚宾作品 / 34×34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