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源于古代的搔杖,搔痒可如人意,故名“如意”。之后随着文人的随身喜用,如意从实用器逐渐转为装饰之物,寓意趋吉避凶、吉祥如意。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将如意归入文房器玩。清淡时手执如意,潇洒风雅,故又称“执友”、“谈柄”;因常不离手而又称“握君”。从元明绘画中可见,如意还多与书籍、香炉、砚台一同陈设于书案。以天然树枝、竹根、玉石、牙、金属等各种材质制作如意的风尚一直延至清朝。清代如意基本摆脱了实用用途,被视为吉祥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
乾隆帝尤喜如意,曾作有诗云“处处座之旁,率常陈如意”。乾隆时期在紫禁城内的宫殿、三希堂以及行宫的御座右侧都会摆放一柄如意,并在乾隆六十那一年亲自赏赐嘉庆的居住地毓庆宫如意一柄以备陈设。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内陈设储秀宫明间宝座嘉庆皇帝画像
乾隆时期在与各国使臣来往之时,也以如意馈赠属邦,故此在乾隆时期如意之风大兴,原因就是乾隆认为如意寓意吉祥,有“称心如意”之意。从今藏北京故宫的郎世宁《采芝图轴》或是《乾隆雪景行乐图轴》可见,乾隆皇帝于燕闲清居时,手中大多会揣着如意。这一时期如意的制作工艺得到极大的发展创新,有玉石、木材、珐琅、漆雕等多种材质,表现“灵仙祝寿”“福寿双全”“玉堂富贵”“太平有象”“年年有余”等题材。清乾隆 白玉雕福寿双全如意(配盒、座)L:40cm来源:香港佳士得1999年秋季拍卖会。
此柄如意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质地光润。所雕如意呈瑞芝状,云叶首,四周起如意云纹边框,中心雕琢寿星与梅花鹿徜徉于由山石、苍松、蝙蝠、祥云等构成的美景之中,一派喜庆祥瑞之气。柄身中部微隆,由上而下渐宽,曲柄浮雕灵芝、水仙、竹子、寿桃、玉兰等祥瑞之物,背面亦琢刻云蝠纹饰,具有“灵仙祝寿”“福寿吉祥”“玉堂富贵”的寓意。背面纹饰
整器工艺繁复,雕工细腻传神,线条洗练顺畅,为典型清代乾隆时期玉雕风格,表现了清代宫廷审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用意。清乾隆 珊瑚雕三多纹福寿如意(带原装盒)L:42.5cm来源:香港苏富比1996年春季拍卖会。
此柄如意取整根珊瑚雕琢而成,珊瑚质地细致光洁,红色纯正,其雕工精细入微,线条流畅,工法娴熟。通体以浮雕、圆雕的手法雕刻石榴、佛手、寿桃、蝙蝠等,以蝙蝠、佛手谐音福,以桃象征长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
红珊瑚生长于深海之中,自古便被视为富贵祥瑞之物,也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当作辟邪、护身符使用,并且以其色泽鲜红艳美、资源枯竭而备受收藏界的珍视。红珊瑚多无大料,此件选材大,颜色鲜艳纯正,色调浑厚沉稳,弥足珍贵。如意整体造型灵动优雅,祥韵弥漫,应为贺寿赏玩之礼,有明显的宫廷制玉特征,久经盘玩包浆油润自然。如意带原装红木嵌螺钿盒,工艺同样精细华丽,实属难得,极具收藏价值。
[广告] 作品编号10034037,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听风图》
鲁叁田作品 / 34×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