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历史建筑优秀修缮案例在在杨浦区原国棉九厂老办公楼展出,现场还有老匠人现场演示传统修缮技艺,并邀请市民亲自动手体验。
上海音乐厅的大理石柱子是真的大理石吗?其实,那是工艺师一笔笔手绘上去的纹路。在展示现场的白色石膏罗马柱上,上海建筑装饰集团假石纹工艺师吕继军向市民揭开了“以假乱真”的手艺奥秘。吕继军用毛笔蘸上颜料,在石膏柱上轻轻画出纹路,再拿刷子一点点晕开,布局、着色都有讲究。“我是学油画出身,平时也会注意研究观察天然的石头纹路。”他介绍,这种高强石膏要先进行打磨、修补,刷底漆,做手绘大理石底色,再刷底漆、清面漆等,整根柱子需要几天时间。
这种工艺在文物建筑修复中应用很广,上海音乐厅、和平饭店、浦江饭店都有这种假石纹柱子。上海音乐厅建造于1930年代,整体平行迁移后,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对其进行了全面装修,大厅中的“石柱”正是出自于吕继军之手。这些石柱原本是货真价实的大理石,但有相当程度的破损,通过修复技艺,恢复了原本的优雅风范,又焕然一新。“其实上海现存历史建筑中的大理石整柱并不多,大部分是使用绘制或者拼接,整柱大理石材非常难得且昂贵,使用这种工艺可以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也利于再次修复。”上投大厦民国时期大理石的扶手,其中有一段也是经吕继军修复,在肉眼看上去浑然一体,只有亲手触摸,才能略微感觉到材质上的区别。
除了手绘大理石,还有不少市民尝试体验较为简单的“贴金”工艺。工艺师教市民在已经涂好胶水的罗马柱上贴两到三层金箔,用扫金笔一一扫清,制作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致。这种贴金工艺常用于寺庙外立面,上海展览中心序馆的金顶也是使用这种工艺修复的。当时,序馆金顶损坏严重,为恢复原样,施工队伍将鎏金板全部编号拆卸,整修翻新后重新安装,耗用黄金5千多克,打洞6万余只。
不少市民还记得去年底一期竣工的旧上海市图书馆修缮扩建工程,在修缮中用到的彩绘工艺也在现场进行了展示。当时为了达到精致效果,彩绘工作持续了半年之久。
自1989年以来,上海市分五批公布了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30处。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已于2015年8月17日对社会公布,一共426处,自今年6月10日起,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正式挂牌。此外,为让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更贴近市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优秀历史建筑管理APP“行走上海ArchiGo”也于6月10日正式上线。通过该软件,市民可以方便搜索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文字和图片信息,直观有趣的了解该建筑的历史传承和变革。
6月10日,全市有100处文物建筑向社会免费开放。据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天气原因,一些往年参观热点今年未见大客流,但仍有观众不顾暴雨前往。在杨浦区原国棉九厂老办公楼里,来参观的不少观众是原国棉九厂的老员工,他们在观看展览、体验修缮工艺之余也四处走走看看,流连忘返。“退休后,我们偶尔还会回来看看,对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感情。”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247,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渔乐图》
周佳惠作品 / 49×9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