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初,从苏州来京的画家虞村在今日美术馆举办题为“图像演义”的油画作品展。展览期间曾召开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批评家对于虞村的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对虞村的艺术探索给予了较高的学术评价。同时,批评家还对由虞村的画引发的一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这样的现象,在近来这一类的研讨会上还不多见。但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媒体上,我们听到的却只有一个声音:“虞村画展,丑化明星”;“明星形象被丑化,画展惹观众不满”。当我从网上看到上百条这样的信息时,我不禁有些震惊:专家和普通观众的看法怎么会落到如此“誓不两立”的地步?问题出在哪儿呢?
想来想去,我还是对“媒体”生疑了:“媒体”这东西除了猎奇和无事生非,还能做什么?为什么对一个画展的报道,焦点会集中在仅仅涉及到的几个明星身上?在他们的眼中,除了几个明星,还看到了什么?40多件作品,涉及到明星的不过七八件作品。如果说是丑化,画家首先丑化的是他自己(画展中有4件作品是以他自己的图片为依据的),还有许多他要好的朋友。大招贴上的形象就是从他自己的照片演义而来。
就因为这些明星“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就轻率地给出一个“丑化”的结论?为什么不去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会如此浅薄地对待一个艺术家苦心积虑的探索?展览上有前言,画册中有评论,还有众多批评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即使这些都懒得去看,至少展览的主题“图像演义”还是会看到的吧?何为“演义”?答案并不深奥,用粗浅的话说,“演义”就是依据某一形象却又不以这形象为表现目的,从而自由延伸出一个新的形象。精确的答案可以翻翻词典,或想想《三国演义》与“三国断代史”的区别。如果进一步追问虞村为什么要这样画,原因也不复杂:虞村是受过学院正规训练的专业画家,但他想摆脱学院传统而回归到“不会画”的“原生状态”。从“会画”到“不会画”远比从“不会画”到“会画”难,因为这是一种更高、更自由的境界。专家们对他作品的兴趣也正在这一点上。儿童画画非常自由,没有任何框框。我们常常看到儿童画的《我的妈妈》、《我的爸爸》之类的作品,都会觉得好有趣好可爱。其实一点也不像,甚至很丑,但我们不会说他们是对父母的丑化。虞村要追求的正是这种童稚般的天趣和自由表达的境界,并没有对明星恶意歪曲或丑化,也没有多么难于理解的地方。如果媒体能作一些这方面的解释该多么有助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消费能力,也包括记者本人消费艺术的能力啊。
可是在虞村画展的报道中,只见借明星说事,却不见艺术。这样的报道既无补于文化,也无补于观众。倒是虞村“沾”了明星的光,被炒了一把。这效果,大概是虞村也未能料想到的吧。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936,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梅开五福》
孙迪作品 / 138×7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