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藏遗珍——民间收藏品主题展”近日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展示了民间收藏的历代艺术珍品,展品中包含了青铜器、金银器、陶瓷、玉器等,有不少展品极其精美,难得一见,填补了国内外博物馆空白,但也引发了一些专家的质疑,这些东西到底是古代文物,还是当代工艺品?
笔者多年从事古陶瓷收藏,对这个门类的体会较深。近三十年来,国内的古陶瓷收藏的确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如果以传统的收藏理念去判断当前的现状,文博专家必定会作出大多是仿品的结论。然而,长期在民间一线的藏家,经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掌握了熟练的鉴赏技巧,得出的结论往往跟专家相反。笔者认为,近年来出现的古陶瓷数量巨大,大量历代珍品被挖掘出来,不被认可,真假混杂,如何保护便成了大问题。很多博物馆的同类器物和拍卖行拍出的天价瓷器,在民间也有收藏,却往往不被认可。这个情况非常严重,关系到对当前出现的历代古陶瓷的全面评估与保护。
对一些经验丰富的民间藏家的“捡漏”,经常被一些文博专家嘲笑,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可以借助科学鉴定等手段对一系列的疑似文物作出细致探究,而简单化得出民间仿品成灾、不可能有那么多真品的结论。尤其是博物馆没有的、同时又是特别精美的东西,总会被当成臆造品看待,列为当代工艺品。
这次民族文化宫展出的清代珐琅彩瓷器就受到质疑。原因是按一贯的说法,清代珐琅彩瓷器是皇家用品,民间怎么可能存有那么多,并且出现很多新器型。就笔者所见,这些年来的确有大量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流通,有的器型和传世品一样,更多的是新品种、新类型,从材料、工艺、神韵以及整体成熟的程度看,可以排除当代仿品的可能。
以笔者的经验,只要在材料上、工艺上及其审美要素上达到古代同类器物的要求,不管有没有馆藏和传世的相同参照物,都应视为到代真品。由于古陶瓷的表面状态非常复杂,完全没有必要作出过多的主观臆测。笔者收藏了一件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龙凤纹大罐,单从带紫色的回青料青花就能判断出是真器,况且还有釉质、胎质、颜料、器型、款识,包括老化包浆等提供的可靠信息。如果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博物馆的嘉靖五彩瓷器都制作粗糙、大多变形这个标准去衡量,这件精美大气的瓷器就容易被认定是当代仿品。笔者收藏的另一件有着元代风格的青花五彩花口莲花鸳鸯瓶,青花发色浓艳深沉,略有晕散,明显为苏麻离青料,无论从器型、材料还是绘画的题材都与元代瓷器一致,从局部放大微观观察,出土痕迹非常清楚,制作高度成熟,时代风格明显。这种元代青花瓷器的出现改写了陶瓷史,之前对青花五彩瓷的认定只停留于明代宣德时期,这一类型瓷器的发现,使青花五彩瓷器工艺推前了上百年。
在民间收藏的清代官窑款瓷器中,有许多型制很大,造型丰富,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如果细心考察,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与清代官窑瓷器特征吻合,如果只是按照博物馆馆藏品或传世品作参照,找不出同样的器物,就容易认定是臆造品。近年来,随着地下出土和各种窖藏瓷器的面世,许多新品种相继出现,如成化斗彩加金、元代青花加金、元代青花五彩等,这类瓷器很多带有明显土沁痕迹,胎釉纹饰也都与同时代器物相同,可以认定为真品。对这些新出现的瓷器,建议采用仪器测试,如果某项指标达到古代真品的标准,就不能作出否定结论,起码要以疑似真品加以保护。
这次民族文化宫民间收藏品主题展是一次具有观念颠覆性的民间收藏的大展示,它或许带给我们对遗世奇珍的全新审视,对扩大古代艺术品的收藏视野、推进民间收藏珍品的整理研究,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063,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和美有余》
莒成蕾作品 / 38×38cm / 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