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山不美,无水不丽,
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贺天健以把握时代气息的敏锐天性,用他的艺术作品为祖国山河竖碑,为人民大众立传。
3月11日起,中华艺术宫33米层将以“全新面貌”亮相——整整一层共四个展厅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贺天健绘画展”,以“汲古开今,与时俱新”、“造化为师,熔铸风骨”等不同时代划分为线索,逐层展开。
汲古开今 与时俱新
贺天健自九岁于无锡发蒙,并于同一时期从邻人旧藏的吴门画派山水画卷那里爱上“画中山”,进而开始山水画的学习。初期画风受沈、文,四王影响,但之后随着画技、阅历、见识、学养等方面的逐渐提高,开始担忧石涛、八怪风气日盛,“恐怕这种风气弥漫全国后,国画会有陆沉的危险”。
贺天健《致远图》105×47厘米 1937年
贺天健《松崖聘月》96×33.5厘米 1939年
于是,贺天健开始了“师法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法度与精神,为今日创作的路径”,而后进入了一个汲古创新的时期——四十岁前后,贺天健的个人画风逐渐成熟。正值创作黄金时期的他,其绘画风格也由师法古人转向抒放个性、多样化的格局和对山水、人物、花卉与书法诗文的兼擅。
贺天健《严濑诗意》107×39.5厘米 1941年
贺天健《江郊听雨》 86×52厘米 1948年
贺天健《黄婆墩》85.5×59厘米 1948年
贺天健一方面潜心研读画史,一方面广泛地游历山水,师法造化,时时谨奉“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形成了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画风。笔下的作品除了有亢奋、沉雄、幽忿的情愫外,更有抑郁、放逸之气魄格调,又不乏文人气息。
贺天健《以董北苑爽利笔写富春山》
68.5×31.5厘米 1961年
贺天健《李白夜泊牛渚怀古》103×58厘米 1962年
贺天健《范宽山水会心图》88×70厘米 1963年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704,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知秋》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