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境读陈无忌画作文字:刘元春 画作:陈无忌
生命,不惟是经历了生老病死之后的形态转换,与体味了喜怒哀乐之后的情态变异,还有心物相融后的翩翩舞动,心心相通后的闪闪灵光。读着无忌兄的作品,我总能感知其中跃动着的生命灵光,端严的云山,静柔的泉水,天籁游弋,光色律动,亦真亦幻,亦实亦虚,一幅幅生命的化境。
佛法观大千世界,物象上分有情与无情,但无情被心识所转,便与有情同体,无情亦有佛性。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境之中,如苏轼的感悟一般,“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禅境来自于禅心,正如《华严经》所说:“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无忌兄的画作,无不是“有心之作”,深蕴着他对生命的感悟,彰显着他对生命的真诚。
观赏书画时,我们习惯于评议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从画品看人品,从人品看心境,心境决定着画品。心境来自于对一切生命真相与价值的体认,来自于对一切生命现实的超越与解脱,来自于对一切生命美好的向往与勾画。无忌兄的画作,无不是“善愿之作”,营造出生命的善美空间,山河大地,妙华庄严,清净无染,激发起我们无限的美的遐思、美的憧憬。
在与无忌兄相识相知的六年多时间里,我越发感受到他为人处事的坦诚与爽快。我们同龄,接近同月,过了天命之年的我们都有点“胞民物与”的样子,好像天下的事就是我们的家事,激扬慷慨之中,大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态。这也许是我们这群人引以为傲的“性格”,虽处江湖之远,未忘初心,弹冠振衣,不愿同流合污。我们的心中抱有一片净土,“直心是净土”!
2010年8月3日,我与无忌兄初次相见在他位于杨浦区科技园的吼狮堂画室。画室中堂挂着弘一大师“南无阿弥陀佛”墨宝真迹,檀香缭绕。他讲述了曾在新加坡游学期间,为马来西亚某佛教寺院精心绘制五百阿罗汉的过程,苦行僧一样的情景,令我感佩不已。更令我深表赞同的是他绘制阿罗汉像的创作理念,就是要庄严神圣中亲和智慧,而不应疯癫丑怪里故作神异。其实,阿罗汉本是信念坚定、严于律己、精进不怠、行止高俊的佛教修学者,少有疯癫怪异,而违于大众审美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情趣和创作理念,更是一种诚敬与尊严,从心底呈现出来的对圣贤对生命的护持。无忌兄将这种心境,铺展成每一幅画的底色,泼洒在每一幅画的气韵中。或者说,当你看到飞天花雨、昆仑立雪、清莲卓立、竹蝶振羽,就会看到无忌兄那种崇尚自由、超拔、清醇、浪漫的精神、格调、气质、情怀:曹衣拂去飞花雨,吴风行后见维摩。昆仑立雪印千江,庄生化羽含心月。火焰山中开清莲,兼济天下敢放歌。泼彩大千成法身,吼狮堂里是真我。
《道德经》中揭示一切生命成长化育的规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菜根谭》有云:“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做人也好,绘画也好,都要“尊道贵德”,方可“真心妙用”。
无忌兄的这批画作,是心画,有善愿,成禅境,出入世像,超越世像,造化世像,亦如华严经所说妙理,诸世间尽在笔下,众生灵齐聚化境:出神入化,新美无比,真心妙明,空色生奇。此山非山,何山如此,云行其下,水亦有异。花是灵子,魂附其石,青竹涵露,月行其里。老树劲拔,古风依依,秋荷无眠,清清卓立。飞檐风铃,枫影游弋,木舟横卧,柳叶做笛。人过三世,情透四谛,金刚不坏,十门玄义。束心做笔,吼狮凝气,祖师西来,心如墙壁。时在2016年9月16日凌晨直指轩窗下刘元春,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生导师。
[广告] 作品编号10034037,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听风图》
鲁叁田作品 / 34×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