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艺术家,Tjalf Sparnaay,油画,照相写实主义
几乎所有绘画外行的人,一方面说自己不懂,一方面又不断发表见解,以表示其“懂”。所表示者,八九不离十,就一个字,“像”,或者不“像”。
小时学画,怯生生见老师,老师问,脸皮厚吗?听着紧张,赶快说,厚呀!接着问什么意思。老师说,因为很长时间都画不像,别人会损你,所以学画要脸皮厚。果然,老师带出来湖边写生,旁边围一群人,议论纷纷。这个说,画得一点也不像,小路都跑天上去了。那个谈,唉,天色不像,晚霞多美丽,却画成了个猪肝色!幸亏老师已打“脸皮厚针”,此类议论,一律左耳进右耳出,不留痕迹。
及至学画人相,十八岁少女当中一坐,青春美丽让人赞叹。画不多久,围观的人就笑了,说,人家那么水灵,怎么就画成了丑八怪?我不出声,因为确实画不如人,画不出那一份水灵,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听。当时心想,总有一天,会画出水灵来的。
后来,进美术学院,从本科到硕士,再加上一个半真半假的绘画博士,终于画出据说有点水灵的画。期间还知道了一些艺术史知识,有现代派、当代派、抽象派、行为艺术、装置、现成品艺术、“贫困艺术”,等等;更明白艺术不等于作画、作画不等于画得像的道理。尤其是,画得太水灵了,就会俗气,是谓媚俗;媚俗者,画得像是也。大画家是不能媚俗的。也就是说,不能画像,要画心中所“感”,不能赖在“像”字上乱撒审美之骄。齐白石说,画妙在似与不似不间,不似欺世,太似媚俗。
但是,心中所“感”不好讨论,光美学就分很多流派,公理婆理都有道理。似与不似,更不好定义,齐白石画草虫,极似,蜻蜓翅膀近乎标本图谱,怎么就不媚俗?
外行代表广大群众,广大群众只懂“像”,天经地义,媚一下俗,画像对象,有何不可?于是,媚俗就成为传统,你不媚,反而有脱离群众的危险,所以,还是画“像”为好,免得被说。
一想,才终于明白,成了“画家”,脸皮会变薄,因为听不得不“像”的议论,只能努力画“像”,做好长期媚俗的艺术工作。由此可见,像与不像,是一个问题。
文 / 杨小彦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