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炉雪点
现今的书法界一种所谓流行书风,颇为盛行。
古代历史上有几次长期的流行书风,都导致书法艺术的僵化。唐代的经生书,宋代的院体,明代的内阁诰敕体,清代的馆阁体,皆是流行书风的恶果。
书法的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特有的气韵、神彩及意境,是书家所特有的人品以及作品艺术特点的集中表现。书风因人而异,钟繇有钟繇的书风,王羲之有王羲之的书风,唐四大家均师王,但风格也各自不同。因之而百花齐放,争妍斗丽。
且看古人如何用片言只语概述各名家之书法特点和风格:
李冰阳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
李邕书,华岳三峰,黄河一曲。
颜真卿书,如锋绝剑摧,惊飞逸势。
张旭书,笔锋诡怪,点画生意。
孙过庭书,丹崖绝壑,笔势坚劲。
释怀素,援豪制电,随身万变。
东坡书,如老熊当道,百兽畏伏。
米芾书,如游龙跃渊,骏马得御。
虽说古人形容名家书法用词文绉绉,看似不着边际,实则一针见血,非常贴切,也形容得很具象。古人评价一书家的作品,实乃从风貌神韵入手。如羲之如龙,北海如象,就指的是宏观感觉,也就是独有的个人风格。一个杰出的艺术家,其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其颠倒众生的利器,而艺术风格是艺术家追求的结果。
现今书坛很多书者都趋时效仿流行书风,实是与古人南辕北撤,背道而驰。如此一来,大家都学某些所谓领军人物,于是众口一词,千人一面,也就俗气了。笔者有位书法家朋友,字体平正,碑帖兼融。早年有机构将他写的楷书造成字库,用于制作电影字幕,后来大街小巷都用此字制作招牌,做广告,美则美矣,唯独是家家都是那副面孔,便不觉有何独特之处了。而今如若他还写着那样的书法,那就如同电脑打印出来的标准书体了,但此时要另创新格,又谈何容易呢!
每个艺术家都应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和魅力。这就涉及到一个从古到今人们都乐此不疲地讨论的话题,就是继承与创新。书法是传统技艺,大家都认为,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也就没有创新。背离传统,乱创一套,那更是行不通。
先谈传统的继承,什么是传统,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也很难有严格定义,但传统可以理解成:那些万古流传的绝妙法本所体现的法度、韵律、意趣和精神。清代书家王澍在《竹云题跋》谈到《曹全碑》时指:“仆尝说欧、褚自隶来,颜、柳从篆出,盖古人作书必有原本,《曹全碑》者褚公原本也。”王澍说的原本,就是我们所要继承的传统。亦即指欧、褚继承隶法的传统,而颜柳继承篆法的传统。宋代学者董逌在《广川书跋》中论褚河南圣教序一文中指: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后来这就成了书法审美的天条,亦是我们审美的传统了。
传统与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性化表现,要有主体精神。欧阳询以楷书著称于世,其字含隶意,但笔力险劲瘦硬而能腴润,结字中宫收敛,外画伸展,结体严谨,字势偏长,有森严凛然之感,英气逼人。观颜书《自书告身》可看出,颜字用笔多篆意。颜的楷书博大壮美,雄伟厚重。他用笔加强了提按,增加了字的厚度,使字凸出纸面,有浮雕感。结构上左紧右舒,因而显得更加圆紧浑厚而富有张力。易方为圆,蚕头燕尾,转笔不用折法,用笔提毫暗过,字形饱满,左右“相向”,笔势更趋端严朴拙,雄重丰腴,表演了强烈的独特风格。简而言之欧继承隶的传统,颜字继承篆的传统,他们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主体精神,发展出自己的字体。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69,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花开富贵》
陆新波作品 / 68×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