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 张光平、丁山、王志新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12.15——2017.01.09
展览地点/汤湖美术馆1、2号厅
开幕时间 / 2016年12月15日15:00
主办单位/汤湖美术馆
总策划 / 王心耀
学术主持 / 李瑞洪
艺术总监 / 高鸣峰、顾 蓓
设计总监 / 夏金钟
设计指导 / 张文胜
展览执行 / 杨 巍
平面设计 / 雷 蕾、谢 赫、高雅雪
公共教育 / 盛 欢
媒体宣传 / 柳国良、李思捷
展览展务 / 彭晓辉、郑玉良
丁 山
DING SHAN
1973年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原籍江苏省泰州;
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水墨人物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艺术家陈述
文 / 丁山
现实的每个瞬间都由无数的偶然形成并逐渐地模糊和消逝。人们总是被新的现实所吸引,然后将旧的现实挤压出我们的记忆和感知,于是,现实呈现出覆盖式的消逝状态。这种消逝混同不同的解读方式让现实显得无法判断也缺乏信任。它从混沌的偶然交叠中形成也终将归于混沌。
我关注我所接触到的现实,试图消解现实图像的外在差别和界限,水墨的单纯和偶然性很恰当地成为了解读的媒介。▲ 混沌的世界Ⅲ 水墨宣纸 48cm×45cm 2011年
主题《桃花源》《理想国度》
电视是工业时代的信息传递者,它隐藏了一个关于真实与虚拟的疑问。它所传递关于现实的影像,事实上,与现实并不存在于同一空间 。现实与影像被电视所隔离,隔离出现实与虚拟的两个世界。那些影像中的人物,在寄托了人们不同理想期望的同时,也随着新人群的出现逐渐地消除着他们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以更平面的方式呈现出一个虚拟的远离现实的世界。▲ 撕裂的影像Ⅴ 水墨宣纸 40cm×60cm 2015年▲ 撕裂的影像Ⅰ 水墨宣纸 48cm×60cm 2015年
水墨的单纯和偶然性使世界成为一个消除了色彩的变幻图像。同时,附加的撕裂行为,通过工业的碎纸机和自然的手撕对图像进行了摧毁,然后将撕裂的碎片以拼接的方式重新粘连起来。裂痕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打破了图像里现实的连续性,出现了历史碎片的距离感。裂痕的空白成为独立的“无图像”的图式,击破也隔离了现实图像的真实与紧迫。
心灵的寄语
文 / 陈孟昕
绘画作为心灵的寄语,无论采取的是什么表达形式,关注的是哪方面的生活,只有充分地表达了自身的情感和精神,才能真正地触及艺术的本质和核心。看丁山的画,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脉动和情感的迸发,那种由抑制不住的率意和真性情所驾驭的线条和笔墨形式,不仅使人感动,亦使人难忘。▲ 撕裂的影像XI 水墨宣纸 53cm×58cm 2015年▲ 撕裂的影像Ⅶ 水墨宣纸 53cm×58cm 2015年
一个当代的艺术家,只有通过形式的创造直接参与到当代的文化之中,他才能创造出新的意义。丁山对当下强势文化所风行的流行样式十分敏感,他依仗着自己良好的传统功底徜徉于其间,既不迷失自己,也不作茧自缚,而是为自己拓展着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他也在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中寻找自我:理性的思维,深刻的感悟,使他的绘画能够摆脱传统与当代各种规范、程式以及经验的困惑,富于情感意识地进入于一种情绪化而又极度张扬个性的境界。▲ 撕裂的影像X 水墨宣纸 53cm×58cm 2015年
如果说当代绘画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那么,真实性就是这种语言的生命。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并非是绘画对象在表象上的真实,而是指艺术家源于内心情感的真实。可以说,只有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语言的方式才能真实地实现,属于自己的、充满情感的、富有生命的作品才能够被真正地创作出来。丁山懂得这个道理,他十分自省地在艺术的探索和生命的体验中努力呈现着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创作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符,并以此来承载亢奋进取的现代艺术风貌。▲ 石痕Ⅰ 水墨宣纸 45cm×45cm 2015年
(责任编辑:李思捷 盛欢)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