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2016年,木材,黑色喷漆,20件,每件220 × 80 × 45 厘米
杨牧石:无效生产
地点:北京麦勒画廊
日期:2016.9.3 - 2016.10.16
踏入“无效生产”的展厅,观者就同由高低起伏的密集黑色几何体所构成的物质群落直面相遇,这些物质形状明确、清晰甚至带有某种质朴的拙顿感。乍看之下,这些作品由于其数量、体量以及较为统一的质感,与大工业生产系统下的批量产物并无二致,甚至黑色的外形加重了这些作品本身的工业感,但在近距离的观察之后,人们便会发现这些作品在材质以及内部结构上的种种变化。这种不规律的变化特性在《侵蚀》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大的长方体以阵列的形式聚合式地排布于狭长的空间之中,而这些由聚丙烯泡沫构成的长方体之上,深浅不一的凹痕蔓延开来。
实际上,此次展览上的每一组作品都是由某种施加于材质的对抗性动作所形成的,如打磨、切割、刨光、腐蚀、覆盖等,所有动作由艺术家本人手工操作,这种具有重复性与高强度的劳作反而突出了不可精准掌控的误差,而从侧面透露出艺术家工作状态中某种强制的惯性。艺术家与材料的交锋过程中,似乎回归到手工匠人的角色之上,以拙稚应对高效。在艰难的动作重复过程中,艺术家却在反复质疑大工业生产背景下个体慢速经验的有效性。《消磨》,2013-2016,木料、铝板和黑色喷漆,55 × 510 × 780 厘米
显然,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带有自反性的思考。艺术家选择了如同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抵抗立场与姿态,但有关“无效”的结论却有着消极的意味。不同于普通的单位劳动时间,艺术家劳作的价值在此并无法预估,而他的创作指向无用精力的消耗,而非任何功用。在当代艺术系统之中无数试图打破资本循环链条的艺术实践过后,这样的创作尝试与出发点早已不再新鲜。杨牧石以其切身的问题意识及基于创作材料敏锐手感之上的原创性,显示出了当下大多数具有野心的年轻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真实困境。
文/韩馨逸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鸿运当头》
邵磊作品 / 50×10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