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山东庆祝“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主场,丝绣传承人徐秀玲与桃木雕刻传承人王来新的展位相对而居。一上午时间,王来新的大小桃木饰品卖出上百个,徐秀玲的展位却显得“门前冷落”。两个展位的不同境遇,恰恰折射出非遗在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命题:怎样融入现代生活。
选择不同的经营策略
见到徐秀玲时,她在展位后安坐,许是长久从事针线活儿的缘由,神态里透着文雅。徐秀玲在刺绣领域钻研多年,作品在展会上屡获殊荣。在她看来,刺绣只卖“懂货”的人。
或许是预料到展多销少,徐秀玲在非遗活动主场只带了几件装裱在镜框里的样品。一些市民闻讯过来参观,当听到上千元一件的价格时,都吐吐舌头走了。“上千元买一件装饰品,对普通家庭不是不能承受,但很少有人认同。”徐秀玲说,近年来,刺绣更多是作为一种礼品,供企业在搞活动时发放。当被问及为何不与服装设计等结合时,徐秀玲回答:“不是不可以,但那不是我的重点。”
与徐秀玲的传统情怀不同,王来新坚持让非遗走进寻常巷陌。王来新来自我国有名的桃木之乡山东省肥城市。非遗活动主场,他带来了大大小小近千件桃木饰品,钥匙扣、挖耳勺、桃木如意……便宜的十几元,贵的几百元,前来游玩的市民,多会给家人或自己买上几件。济南市民刘文君说,相比商场里的饰物,传承人卖得更便宜,质量也更可靠。
以全面融入现代生活为突破口,王来新所在的肥城市这几年大力发展桃木雕刻产业。在当地制作成本仅三四元的小挂件,摆上商场的货柜后,价格就变成了二三十元。而根据肥城市文广新局2015年的统计数据,截至当年8月,肥城市有桃木雕刻生产企业16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4万。
稍显单一的营销模式
记者走访部分非遗传承人发现,与手头精湛的技艺相比,他们对项目未来的发展缺乏谋划,营销理念上也存在滞后之处。
农民画近年来广受收藏和装修市场好评。63岁的日照市农民画家厉明雪,上世纪70年代在当地的美术创作班学习农民画技艺后,一直画到今天。一幅80厘米见方的描绘田园风光的画作,厉明雪从草稿绘制到涂色,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售价1200元。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通过参加展会的方式卖画。让厉明雪至今津津乐道的是2014年举办的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我那一届就卖了4万多块钱,有位客商一次买了3000多块钱的画。”厉明雪说,依靠农民画,他每年保守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但目前,他一直在家中作画,并未开设线上或线下的展销店。对此厉明雪解释道:“开店怕上门的人太多,画不过来。”
不可否认,目前农民画在很多地方处于卖方市场。农民画历史同样悠久的青州市农民画画院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他们的农民画根本不愁销路,更有外地客商表示画多少他们要多少。
多管齐下的帮扶措施
莱州草辫有近千年历史,草辫编织技巧之一“莱州花”即源于莱州。“很多非遗工艺品,以前是实用性为主,艺术性为辅,如今则反了过来,艺术性为主,兼具实用性。”常年从事草辫作品设计的传承人杨玉兴认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务必与当代人的审美相结合。
在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山东近几年更加有意识地引导非遗项目进行产品、技艺创新。2015年起,山东响应文化部号召启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计划,挑选基层地区的传承人参加应用技艺和衍生品开发课等。研修培训为传承人相互学习搭建了平台,部分传承人如今已开始回乡开展创业。
为弥补市场意识和设计意识的缺位,山东今年起还正式启动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该计划的主要一项是开展融合创新合作:山东省文化厅组织全省优秀文创企业、设计企业和高校,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部分重点传统工艺企业,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从业者开发面向大众的传统工艺衍生品。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说,在保持适度商业开发的前提下,山东将聚合多方力量,将科研理论与广袤丰富的非遗资源结合,让非遗成为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有专家表示,非遗的传承,离不开致敬传统的情怀,但更为关键的是让传统手工艺品摆脱单纯的形式存在,向兼具创新与个性的时尚化转变。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25,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花开富贵》
陆新波作品 / 68×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