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8月11日专电 前有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调侃汉服表演者是“洗浴中心出来的”,后有影视明星“一袭汉服演绎华夏文明”微博引热议。近日,网上网下有关汉服演绎的“口水仗”可谓打得不亦乐乎——“演员不懂常识可以理解”“汉服复兴不能指望明星效应”……
以汉服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传承,究竟如何走出“无知而无望”的怪圈?
“与子同袍”——一群玩“COS”的“蛇精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诗经·无衣》,寄托了许多汉服爱好者的心声。以“80后”“90后”为生力军,有这样一群互称“同袍”的年轻人,在互联网“地球村”中孕育成长,却也深谙“民族的才是独特的”道理。
“我当初创立汉服社,就是希望通过汉服的美,唤醒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亲近。”上海大学重华汉服社创始人曹懿蓉说。然而,当身着传统服饰行走在大街小巷时,却往往面临着“无人赏识”的尴尬。
“我们穿齐胸襦裙出去,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韩服或和服。还有人则以为我们是一群整天玩‘cosplay’的‘蛇精病’(神经病的谐音)……”汉服爱好者“正版慕蓝蓝”吐槽说。
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创始人姚渊,2006年在校期间就创立了汉服社。“我们穿着汉服走上街,时常被认为是‘拍戏的’,要不就被理解为‘炒作’或‘哗众取宠’。”
有一年上巳节,汉未央社团在公园着汉服举办“曲水流觞”诗赋会,引来不少围观和骚动,差点被保安带走。姚渊说,这些误解深深刺痛了他,也让他深刻意识到推广民族服饰文化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融入人们的当代生活。
“长袖善舞”“铁甲锵锵”——穿民族服饰的自豪感哪去了?
记者调查发现,汉服复兴的问题一直在争议中前行。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正面临着传统服饰到底“穿与不穿”、到底该“怎么穿”的难题。
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传统服饰一直是许多少数民族历史记忆、审美认知和族群识别的重要载体。与本民族的歌谣、史诗、绘画等形式结合,具有丰富的艺术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等评价标准的差异,一些地区的人们对本民族服饰的认同感出现了游离。
“穿着自己民族服饰上街,别人会另眼相看,感觉怪怪的。我们现在只在节假日或重要庆典场合穿。”哈萨克族姑娘巴地努尔·吾吐汗说。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