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即是说书画是人心灵的折射,画家的性情、爱好、脾气、品位皆能在作品中体现,同时也能从作品中看到他的为人与状态。我与张一心先生虽几次谋面,毕竟交往不深,了解不多,恰恰有机会一睹其画作,想何不以画及人,从纯艺术的途径去认为认识这位久负盛名的画家?
翻阅了张一心的一幅幅山水,顿觉作品所透露的思想精神与其本人给我的初步印象有反差。表面看张一心有学者的蕴藉,文静儒雅,言词不多,语调不高,是那种低调、忠厚、不事张扬、甚至有些拘谨的性格。可在画作中展现的分明是一种大气、奔放、开阔、高远的境界,具有“人在天地间,舍我其谁”的感觉,非常令人提神与感动。他画之所凝,清新爽利之外,更多的是美的享受、心的陶冶,那开阔的画境,活泼的笔触,令人心旷神怡。心在画中,会有一种置身于真山真水真自然之间的感觉,又仿佛置身尘外,来到不知哪一处的世外桃源。这让我想起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中的一句名言:“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的确,“人间那得常如意,笑口常开自在心。”艺术不过是一种心灵的创造物,艺术家的高明之处正于他们创造了世间本无、心中常有的那种美丽、优雅与高尚,理论上称为“意境”,实际就是心与物的融会。张一心的山水画意境实实地带有他自己的特色,他是将全部的热爱与真诚都寄托于画幅之中,表面上的少言寡语都凝成了画意笔墨,在水墨间流动,在画纸上奔腾。画幅上所展示出来的那种男子汉般宽阔胸襟与高远视野,那种缜密细致与耐心周全,才是他真正的性情所在、志向所托。
仔细看来,这一方面得益于他的苦心经营,另一方面得益于他精湛的专业修养。看张一心的每一幅山水画,无论巨幅还是小品,都严谨不苟、用心缜密。这倒与他表面形象相一致,更与他曾多年授业于卢禹舜门下不无关系。他师承高妙,可又不亦步亦趋,能坚持自己的审美追求;同时他分明又保留了老师那种精益求精的艺术风范:为人为艺术不一蹴而就,不做表面文章。比如绘画,任何时候张一心都是在用心用智,因此他的画面是推敲研究的,是经营布局的,凝结着思考与探索。以《林壑深秀图》为例:近岩远壑,层林密布,烟岚环绕,毓秀钟灵,一派静密幽深之象。处于画面近端的山屋民居,仿佛置于仙境之中,一望便有种舍此何往的感动。细细看来,那山屋并非独居,自然错落,除去了幽深孤寂之感;又不具规模,革除了喧闹繁杂之弊。在近景与中景之间是显而易见的丘壑,被满沟的白云占领,却并非遥不可及,一丛翁郁多姿的林木,暗示出那条寻幽探胜的路和那座澄心释怀的桥。画面围绕山居上下延展:往下,一条岩边石径,曲曲折折,依次降落,消失在画面左下角;往上,刚才提到的那条人迹罕至的树间山蹊,勾连着险峰与群山,也似乎连结着超脱与神秘。这一上一下,既没有脱离人世走入虚缈,也没有陷落俗情无可超脱。这亦仙亦俗、若即若离的胜境,如何不让人艳羡、令人神往!如此巧妙的构思布置,也许是苦心孤诣,也许是信笔而为;无论如何,画家那种精诚、境界与功力是不容置疑的。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