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期的画坛受明末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派系林立的局面,特别是在部分较发达的城市,形成了以自己地域命名的画派,如“松江派”“姑熟派”“嘉兴派”“武进派”等。其中,蓝瑛开创的“武林派”在当时有着较大的影响。清代的学者倾向于把蓝瑛归于“浙派”之列,冠以“浙派殿军”之名。然而,从其师承关系以及绘画风格上看,蓝瑛与“浙派”并无过多的交集,他反而受宋元文人画的影响较深。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提出“蓝瑛倡为武林派”。
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的蓝瑛的《秋山话古》(见上图)属于全景式立轴,纵172厘米、横92厘米。画上款识“秋山话古,华岩道人法。山公蓝瑛蝶叟”,并钤“蓝瑛之印”“田叔”两方印,右下角钤“南浦黄氏所藏书画印”方章。画面中,层峦叠嶂,乌山细水。近景处,山石相叠,老松、古树交叉相错;远景山谷间飞瀑直落、秋叶层叠。近景与远景相织,高远与深远结合,具有蓝瑛山水画的典型特点。远景巍峨雄伟的山体以棱角分明的笔触繁复堆积而成,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而画面左侧的留白使构图更为严谨,彰显出秋色萧萧的韵味。从画家对近景山石的刻画上可以看出,他有意削弱了轮廓线的表达,使之破碎而不松散,繁复而不轻率。画作中的皴法多采用荷叶皴、折带皴和牛毛皴。碎石之中,几株老树盘枝而上,粗壮的树干以短笔勾出,并被施以淡墨、薄色。树叶以“双钩填色法”绘出,松针亦采用古法,使其参差相交、挺拔有力、古韵十足。树下,一人着儒服、一人着官服,相向而坐,把景话萧萧,此不逸哉!蓝瑛在此作中以娴熟的技法和高远的意境描绘出一派秋色山景。
蓝瑛,字田叔,号蝶叟,晚号山公、石头陀、万篆阿主者,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吴山农等,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长期活跃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书画游历,传授技艺。其绘画风格融宋元之势,独辟蹊径。他以绘画为生,笔耕不辍,传世作品众多。他擅画山水、竹石、梅兰、人物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画著名。他的绘画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其中承其绘画风格的有本家蓝氏子嗣,以及陈洪绶、“金陵八家”等。
蓝瑛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体现出对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学习,这帮助他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披麻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画法圆润、少棱角,设色秀丽淡雅。蓝瑛在创作中期受到郭熙、马远、夏圭、黄公望的影响。画家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也注重游历采风,使绘画风格南北兼容,形成了苍劲雄岸、骨力刚劲的风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蓝瑛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立的绘画风格。蓝瑛的创作晚期是其绘画的集大成时期。此时,其画作中的笔法苍劲有力、伟峻老练,画风呈多种面貌,不为一种风格所框限,既有含蓄、秀雅的笔墨,又有重彩青绿的设色,但画面中唯一不变的是精湛的画艺与深远的意境。
蓝瑛的传世作品众多。现存作品多为尺幅较大的挂轴,其中以山水题材居多。他毕生都在师古人之法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将古法与己意融为一体。他游历山川,注重观察和积累,将眼界的开阔化为纸上的恢弘。正是源于他的积累,这幅《秋山话古》才被诠释得秋意萧萧、宁静致远。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31,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仙石延年》
王斌作品 / 68×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