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19世纪,英国人便广泛利用水彩来绘制地形图,以表现那些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变幻无常的山峦云彩、浓雾水影等。随着旅行写生的增多,画家们在表现大自然的实景、捕捉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的同时,也扩展了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欣赏,加深了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切与理解,并籍此来抒发自身的诗意感受。
几个世纪过去了,水彩画之形式与内涵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其表现领域、表现技巧还是造型观念、审美趣味及艺术价值诸方面,与早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有趣的是,在照相术发明一百六十余年后的今天,在数字影像技术日新月异、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钟情于利用水彩这一工具作对景写生,以此来表现丰富多彩、风光无限的大自然,描绘变幻莫测的光色变化,足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继承传统,也非一般意义的回归本源,而应理解为一种需要:是人们利用对景写生这一形式来探究水彩画本体语言以及大自然无穷奥秘的需要,或说是画家们寄情于山水之间,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于画,以此来抒发“胸中逸气”的需要。
二十余年来,不论是应教学之安排带学生下乡采风,还是赴边寨为创作收集素材,自己总免不了画几张水彩风景写生,不知不觉中已积累了大量的写生作品。每每翻开画夹,审视着那一张张谈不上成熟,也算不上完整的现场写生作品,总能勾起我对当时写生场面的回忆。那一路颠簸、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四处寻觅的情形又一幕幕在眼前闪现。论过程,其艰辛自不用说,但比起前辈画家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实在是微不足道;论得失,更不敢说曾画出过多少像样的写生作品,技艺水平得到了多么大的提升。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通过长期的写生实践,培养了自己一种亲近大自然、倾情于大自然的情怀。明初王履《华山图序》云:“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表述了从“物”到“感觉”再到“思维”的审美认识路线,自己在绘画艺术实践中的切身感受恰与之相合。每每投身于大自然之中,日月叠壁,山川焕奇,不假人为,不待外饰,天然而生,总能使我体会到一种莫名的舒心与冲动。即便是面对那些人们不屑一顾的浅洼树丛、孤村小寨,同样能以虔诚的态度,以百倍的投入,去研究和捕捉那未加雕琢、朴实无华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力求“心随笔运”,“度物象而取其真”(后梁•荆浩《笔法记》)。
这本写生作品集可说是自己多年来游历各地、“师法自然”的一部“随笔”或“游记”,是自己以平实的心态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色彩印迹”,记载着自己探索水彩艺术之真谛、以己之心去领悟和感应大自然律动的心路历程。
这里没有名山大川、宏景伟物,有的只是乡间小路、郊野村道、山寨木屋、农家厨房、高天流云和江河帆影,还有那风中摇曳的树枝、挑夫急促的身影。其绘画语汇不甚丰富,色彩更谈不上华丽,一切都是那样平凡,但记录的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读者能从中多少体会到一缕生活的气息,能揣摸到作者面对自然、面对生活时的一颗真诚之心,将是对我莫大的褒奖。
生活是吾师,自然是吾师。
行者无疆,艺无止境,更何况我才刚刚上路……张小纲2006年4月16日于深圳西丽湖畔《张小纲水彩写生集》
[广告] 作品编号10032135,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福寿吉祥》
李子玉作品 / 45×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