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激起了人们对杭州无限的遐想。杭州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自古备受文人雅士、巨商大贾的青睐。明末清初时期杭州与苏州并称为江南的两大都会。其中以杭州为中心,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原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联系了起来,再通过异常密集的水运商路,使江南各地的商品都涌向杭州,再通过大运河输送到国内各地。杭城经济由此而逐步兴盛。
经济的发达,带动了杭州书画艺术市场的繁荣。杭州和南京苏州成为当时南方古董的交易中心。加上明末清初私家收藏的兴盛,江南地区集中了众多有名的书画鉴藏家,如冯梦祯、汪汝谦、李日华、项元汴、董其昌和汪砢玉等。他们之间交往密切,收藏的古玩书画艺术品颇丰。而杭州发达的交通网络,使他们的藏品在不同的空间内流通迅畅。
这时期,市场上活跃着大批的专职书画交易人,他们是书画市场和鉴藏家之间的中介人,对书画在不同地区的流通亦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水运商路与周边书画
市场网络的形成
杭州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便于省内外各地往来。自隋大业六年(610)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后,贯通了北京至杭州的水上交通,杭州遂成为大运河南端的终点。运河的开凿使杭州“凡诸路纲运,及贩米客舟,皆由此达于行都。”
据统计,明代杭州与域外交通线路至少有十五条之多,并有详细的记载,如黄汴的《一统路程图记》中就有关于“杭州府,官塘至镇江府水路”的介绍,另有著名文人陶承庆《新刻京本华互风物商程一览》,对沿途路况、名胜古迹都有细致的阐述。当时杭城水路商埠主要集中在湖墅、江干两地,货物由水路运到这里集散。
杭州繁荣的艺术市场及密集的水运商路,串连起了周边地区的书画市场,从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书画交易网络。那么,杭州与徽州、苏州、嘉兴等周边地区的书画市场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从地理上看,杭徽素来关系密切。杭徽为毗邻州府,仅隔一天日山,水路可沿新安江直达杭城。当时“徽州府由严州至杭州水路程”总共750里。新安澹畸子选辑《新刻士商要览——天下水陆行程图》,计有天下水陆行程一百条之多,其中有八条以徽州为出发点,从徽州至杭州的路程计六百里。
徽州的书画市场有一定的规模,吴其贞在《书画记》中提起家乡龙宫寺古玩交易场所时说:“余乡八九月,四方古玩皆集售于龙宫寺中。”据吴氏观察,龙宫古刹位于村口,每当“秋月百物萃集,为交易胜地,将颓,输金万余锭新之”。此外,徽州鉴藏家收藏的法书名画不计其数。吴其贞曾于1639年在溪南吴氏家族观画:“余至溪南借观吴氏玩物,十有二日应接不暇,如走马看花,抑何多也!据(汪)三益曰,吴氏藏物十散其六矣。忆昔我徽之盛,莫如休、歙二县,而雅俗之分,在于古玩之有无,故不惜重值争而收入。时四方货玩者闻风奔至,行商于外者搜寻而归,因此所得甚多”。可见徽州地区的收藏之盛。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98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红梅迎春》
孙迪作品 / 137×69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