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倪云林在元亡后,浪迹天涯,纵情山水时对郑思肖与他的《墨兰图》所作的评价。郑思肖(1241年-1318年),原名少因,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县人。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国画中的民族意识》中,赞颂他是个“民族意识浓烈的人”。郑思肖的名和号是后来改的,在宋朝灭亡后,他不肯事元,隐居吴下,改名“思肖”,因为“肖”是宋朝皇室“赵”姓繁体字的右半边。他字“忆翁”,号“所南”,自称“孤臣”,其实都是同一种含义。他心系南方,面只朝南坐,绝不北面事异族,平素不与北人来往,听闻有人讲北语,掩耳走开。在《寒菊》诗中也写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与事元的朋友断绝往来,包括当时颇负盛名的赵孟頫,赵孟頫曾前往拜访,郑思肖憎其无气节,拒绝见面。他居室匾上题为“本穴世界”,以“本”字的“十”加在“穴”字当中,就是“大宋”二字。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墨兰图》
郑思肖的气节尤体现在他作《墨兰图》,他的无根兰无疑也反映出他的愤怒。古人云,君子当如竹,美人当如兰。兰花原本是深山幽谷中的野草,但它优雅神秘,远脱尘俗,被历代人尊为君子,集天然美、人格美于一体。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藏本《墨兰图》,宽25.7厘米,长42.4厘米。画中寥寥数笔,虽着墨不重,却勾勒出一丛优雅之兰。叶与叶之间不交叉,花下无土,根亦似有若无。画右自提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诗画相和的用意旨在以墨兰高雅孤傲的形象,来显现画家的浩落胸襟,画中有话,一切情思都溢于毫锋,活跃于纸面之上。画上左下有郑思肖的 “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万古”闲章一方,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画幅左侧落款为“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一卷”并有“所南翁”印章一方,画卷上比较明显的有“乾隆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画幅左上角;“嘉庆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画幅中墨兰之上方;“宣统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乾隆御览之宝”下方,还有“御书房鉴藏宝”印章一方;“三希堂精鉴玺”印章一方等印记,故此画作后应为清室宫内收藏,从乾隆至宣统传承有序。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 《墨兰图》
现藏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的另一帧纸本《墨兰图》,此图为长卷。图中所绘兰为一株一花,墨色淡雅,叶片细长瘦韧,孤傲的伸叶吐蕊。画面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所南。”郑思肖还画过长丈余、高五寸的,墨兰卷子,天真烂漫,超出物表,同样题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深山之中,以天为春。”
郑思肖画兰不画根,其回答“土为番人夺,汝有不知耶?”他常独来独往,几近癫狂,无休止的拷问自己的“不忠不孝”,直到去世前他还叮嘱友人为他撰写牌位“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以自责。郑思肖为之悲痛与抗争的究竟是什么?不仅是大宋灭亡,其实他忠于的乃是一种文化,他深深哀伤的也是当时中华传统文化被异族蹂躏的现状。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