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图像中行动”这个展览案名不得不说真的很吸引人,有态度、有立场,甚至有种揭竿而起的感觉。展览的纪录片片花与媒体不断的跟踪报道精彩到让我不得不去观看这个展览。
我有意避开展览开幕汹涌的人群、交际和寒暄,寻得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去仔细观看。常青画廊的布展方式很奢侈,可以看出策展人对于这条线索的重视。在李永斌的记录视频前面我站了40分钟,从好奇逐渐开始思考再然后是怀疑,正如我对这整个展览的态度。
展览中所展出大部分都是艺术家有意识、有企图的以艺术的思考来做的作品(或事件),而并非像策展人彭禹所说的那样:“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指认到底哪些部分属于我们认定的艺术并且哪些行为可以成为作品”。 如若“作品”需要策展人的指认,那应该策展人太过粗暴,也是艺术家的无能与不自信。
在唐人和佩斯的空间中我则看到了许多常规的VIDEO作品。我不断的提醒自己,你不能单看一件作品,要把一个艺术家的整组作品一起看。当我看完VIDEO作品,再看艺术家纪录片或者自述的时候,纪录片变成了VIDEO作品的说明书,说明了作品的来龙去脉。我开始怀疑了,这样好吗?我再次提醒自己,你不要陷入某一位艺术家的单独呈现中,你要从整体展示效果和策展人的理念来看。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这是由:30%在图像中的作品+40%艺术家纪录片+30%艺术生活碎片佐证组成的“不在图像中行动”?
非物化的艺术创作是我关注此次展览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点。策展人孙原谈到:“作品的非物化这个问题,要避免的就是观念化。如果一个艺术进入到观念的风险,实际上,它就进入到另外一种物化。我们这个展览的艺术家就是要避免这个问题。”我不完全赞同这一说法,我认为观念和将艺术生活化是非物化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次展览的艺术家也没有完全避免这个问题。恰如艺术家庄辉在纪录片中所讲:“这是你们(策展人)的局,不是艺术家的局。”
正是这样一个特殊作品形态的展览和策展方向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作品的形态其实没那么重要,例如:谢德庆、梁绍基;行为也好,装置也罢,艺术也好,生活也罢,做就是了。展览前言不是写的很好嘛:“总有一种态度无法变成形式,但它却会在行动中不断的显现,在艺术已经不能提供任何新的创造的时候,生活也许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这是一个非物化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家生活;有意识的创作与无意识的生活痕迹交织混淆在一起的展览。去看吧,自己思考、判断,不要轻信我的言论。
后记:好话媒体都讲了,我做坏人,说点我看到的问题。另外,艺术圈似乎陷入了一个这样的局面: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你做了,我不关注,哪怕我看了,我也沉默。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055,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一叶知秋》
王学增作品 / 50×10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