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薛松
1990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97周年之际,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到、可听到有关纪念毛主席的新闻与广播;与之同一天,位于静安区常熟路100弄10号的上海歌剧院小剧场因施工原因发生火灾,火势凶猛。这两件事情的同日发生让住在隔壁的艺术家薛松永远地记住了这一天,对他未来艺术风格走向的影响之深之广恐怕也远远超出了他本人的想象。火灾发生时,惨烈而又悲壮的现场吸引着薛松的目光;大火扑灭后,他从现场捡回一些被烧毁的画册、乐谱、报纸等,开始试验怎么将之恰如其分地拼贴在自己的画布上。经过数年的尝试,1995年,薛松的艺术风格开始明确,至今日,他已在其开创的图式里探索长达二十年之久……薛松 《文字游戏》 综合材料 100*100cm*48 2011-2013年
薛松1965年出生于安徽砀山,此地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有“九州通衢、天下要冲”之称,重要的战略地位让这里素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少有文化上的培育,艺术资源已是稀缺,更谈不上先锋的现当代艺术。薛松的父亲是砀山中学里的一名老师,身兼音乐、历史、地理多职,薛松就出生、长大在砀山中学的教职工家属院里。
由于父亲音乐教师的职务,在薛松业余的时间里,也自然地被其父安排了各类乐器的练习,可能多少出于小孩喜欢扎堆的缘故,薛松并未能对之产生兴趣,而是将目光转移到家属院里的一个由美术老师开设的绘画班,在这个班里,有来自街里街坊的同龄小孩,也有自己的哥哥,所有的美术学习均来自于老师的演示,艺术资源仅有翻照的模糊素描照,石膏像更是难得一见,在这里,薛松艺术兴趣的培养与环境的习惯远大于对绘画技法的掌握。
高中时期,当薛松确定自己要报考美术专业时,便很少再到学校,而是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校外美术班里的培训上,以至于他不太知道自己都有过哪些同窗。到了高三填报学校、专业时,薛松选择了上海,之所以选择这里,与他喜爱、甚至在他成为职业艺术家后将之作为自己画面主题的《三毛流浪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薛松回忆说:“我从小就爱看《三毛流浪记》,觉得上海是跟别的城市不一样的地方,那里有书中描绘的资本家、流浪汉,有繁华的十里洋场,能到这里读书、生活肯定特别有意思。”然而,想报考美术专业的薛松却发现,上海只有戏剧学院开设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并面向安徽招生,薛松思考再三,选择了这个学校的舞台美术系。薛松《与大师对话之三》 综合材料 150*150cm 2013年
舞台美术系里的学习主要围绕戏剧进行,与导演、编剧、演员合作。这里不同于专业的美术院校,绘画课仅仅占据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左右,更多的是上大课、参与实际演出与舞台设计;也不同于美院致力于绘画技艺的严格训练,而是鼓励学生尝试新材料的运用,对绘画性的要求比较宽松。这为薛松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当开放的氛围,也让他不至于为以后抛弃学院绘画技法而犹豫不绝;另外,自八十年代中期始,也即如火如荼的新潮美术席卷全国时,薛松所在学校的图书馆每年拨有五万美金的专款,用以购买国外图书,其中包括大量的艺术画册,这让薛松得以眼界大开,知道艺术还可以有那么多的可能性、有那么多的选择。
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艺术面貌,薛松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某一种风格,而是不断地尝试着他接触到的海量知识;与此同时,薛松也前所未有地接触到了中西方传统绘画,私下里,他也一直尝试着各种风格的练习。然而,在这一普遍尝试的过程中,薛松感受到中西、古今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压力,让他感受到自己如若一味沿用既有的艺术手法,将无论如何也超越不了前代的大师,较为可行的方式则是培育自己的艺术语言,而目睹、训练过的艺术风格与样式则成为其在试错中可资借鉴的资源。
[广告] 作品编号10020614,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乐趣》
车厚宾作品 / 34×34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