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创造中,汪天亮追求现代感,以民族传统为基础,不撇开传统天马行空地创造。他也不一味仿效西方艺术,吃别人嚼过的馍馍。他注意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注重手艺,注重新材料的开掘和采用。他希望通过对传统因素的改造、重建组合,并通过材质的采用与处理,创造出具有时代和个性特色的艺术。近十多年,他的艺术探索一直在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并取得了成绩。
早在1982年,汪天亮就在福州举办过“纸刻艺术展”,展示他做的现代装饰纸刻。此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漆画创作,先后做过《漆画系列》、《仰韶系列》和《藻井系列》以及许多独立的漆画作品。他之所以选取漆画为个媒材,因为他在实践中发现,艺术的表现媒介,本身具有独立的文化背景与规律性。漆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品种,用这种表现形式来创造,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信仰,至于如何将这种传统形式、传统精神加以发扬,便是现代人需要做的。现代人能够做到的,是在题材、形式语言、艺术构思的处理上;是在现代的感觉、情绪和气氛的表现上别出心裁。汪天亮决定将传统的造型因素融入漆画的母题。他的《漆画系列》选择具有平面符号的古代汉字作主题,使其在不同吃尺幅的画面上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展现:具象的、装饰的、表现的和抽象的。作品中的主题符号大多用漆堆画而成,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使之具有浮雕感,使这些作品获得与传统漆画不同的审美趣味,它们显得浑厚凝重,有丰富的色泽,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意味。《仰韶系列》采用的母题是仰韶文化彩陶纹样。汪天亮将这些纹样再现、分割、移位或重构,使其“变异”,并自由地揉进了传统青铜器、秦砖、汉瓦,还有刺绣、染织、建筑的图案,使它们在组合中,在漆艺的制作过程中,获得现代的旋律、节奏与美感。
近一年来,他又创作了一批新的漆画作品,不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母题,画面更自由、更抽象,现代形式感更浓,他似乎遨游在更加广阔的想象天地。但传统文化一味与现代形式感仍然是他创作这些作品的几点。
漆艺是难以掌握的,它有多层次的工艺制作程序,制作本身有偶然的、特殊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掌握规律,才能对这工艺过程驾驭自如。汪天亮的艺术创新没有停留在口头上和观念上,而是踏踏实实地落实在具体的材质处理上,他的脚步踏实而稳重。
在观念上,汪天亮也确实有自己的思考。他说,他很欣赏科学家王選关于科学与市场关系说的一句话:“顶天立地”。他认为艺术在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上,大致也是如此。不过,他觉得艺术上反过来说更适当,那就是:“立地顶天”。艺术创作必须牢牢地立足于自己民族的传统,以此作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顶天”,也就是说与外面做广泛交流。有了基础有了自己的东西才谈得上与人家交流。更深刻的认识自我,吸收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来丰富、充实自己,推进艺术的创新。确实,扎根传统和广泛地与国外交流,吸收外来营养,这两者的关系是辩澄与互动的。汪天亮这几年常到海外办览展,他的作品受到海外人士的赞赏,这使他更加热爱传统艺术。他在学习、研究出发进行创作的同时,又常常从国外艺术中得到启发,从而感觉到天地之大,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
汪天亮有广泛的爱好,他是一位收藏家,在他丰富的藏品中,有各种奇异的石头,石头的造型及石头上那些美不胜收、难以言表的纹样,给他的艺术想象与构思增添了许多新的灵感。他还酷爱书法、绘画。他的现代的、近乎抽象的水墨画,充分发挥书写的自由性。他常用满构图,色彩绚丽、斑斓,吸收了漆画的不少表现因素。
汪天亮还是一位热心于艺术教育的人。他担任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的繁重行政职务。在工作之余,投入创作,他从不叫苦叫累,反而从中尝到忙里偷闲进行艺术创作的乐趣。他正值中年,在艺术上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我们祝他成功!
清华大学美术史教授:奚静之
[广告] 作品编号1003200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事事如意》
孙吉祥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