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人头彩色重叠图案荷马展homor团队手工拼贴作品-《它们是什么》
艺境·现场
假如给我们个机会,可以跟古人对话,他们会说什么呢?荷马这一距离我们遥远的古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是一尊雕塑,古希腊盲诗人,史诗的作者,或许根本不存在,只是人们的想象。“Homor”现如今更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代表智者,潜藏人类精神和智慧的结晶,留给我们人性的思考和启示。
2014年8月10日,“荷马这样说——Homor says so”展览在江南西紫山大街的木马艺术空间开幕,展期持续到9月6日。四位由广美附中相识十年的女孩“Homor team”在空间里展出了关于“荷马”人像的作品,她们尝试通过绘画,设计,摄影,手工艺等不同的艺术与设计交叉的形式来传达她们对于“荷马”这一文化符号的解读与思考——We are all the same(我们都一样)。
关注边缘群体
展览缘起于Homor团队的成员,毕业于广大工艺美术系的战士,钟情于荷马这一人物,“初识‘荷马’于2006年,他的名字听起来像是那个不愿被世人提及的禁语。然而在我看来是大人类的意思。”后来她同是广美附中毕业的三个同学—VincentG、Shellho、JennyC一直都对这一主题很感兴趣,于是组成了Homer团队。在3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举办这个小型展览,也作为她们相识多年的纪念。
在整个空间里,随处可见“荷马”的身影:撒上彩粉的“荷马”雕像、重叠交映的“荷马”漆画作品《蜕变》等等。
这些不同颜色交叉重叠的“荷马”隐喻着五颜六色的人群,还有那些被别人的眼色涂抹的边缘群体,比如半残疾的色盲人群。在作品《盲》中,她们用不同颜色的针扎在白板上,让观众通过触摸可以感知荷马轮廓;还有用荷马头像重叠形成的彩色图案设计作品,也能让人自然联想到体检测试色盲时用的色络,她们想通过不同感官来让更多人关注边缘群体。
“这些‘荷马’可能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也或许其实就是存在我们身边,甚至是我们自己。我们在玩文字游戏,运用Homor这个谐音来做文章。Homor这一词可以代表‘大人类、人性’。”战士解释道。
回归We are all the same
在Homer团队里,同是广大毕业的战士和JennyC主攻绘画,同是广美毕业的VincentG和Shellho主要负责设计,她们的作品多是用艺术与设计交叉结合的手法来传达她们对“荷马”这一人物的解读,比如用手工拼贴加手绘的作品——《它们是什么》,她们赋予了“荷马”一个情境:古希腊的他来到现代会是怎么样的。她们用这些手法来凸显物质追求与精神食粮的矛盾,引发观众对于人性的反思。
除了这些常见的实体作品形式之外,还有互动式的行为艺术。开幕式当天,她们放置了一个荷马头像雕塑在空间外面,让到访的客人可以自由互动用画笔涂鸦自己想要的“荷马”。在空间里引人注目的还有显示屏上她们制作的视频——《“荷马”的一天》。视频里她们四个女孩在花城汇的露天广场围着荷马的头像雕塑撒上彩粉,荷马雕塑由洁白呈现出多种混杂的颜色,视频里打出“What color you are ?”的警醒问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不应该存在歧视。”她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引发对边缘群体的思考:“每个人都应该回归到‘荷马’所倡导的人性关怀中去,用平等尊重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888,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深山高隐》
唐春华作品 / 68×136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