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笔者有幸在一位黄埔抗日名将遗孀的家中见到将军的很多手迹和将军当年收藏的瓷器古玩及古代字画,其中就有清代书画家陈观酉所绘春夏秋冬四条屏。四屏原装旧裱,因缺乏专业保护,已经脆裂,所幸画幅完整无缺,呈现的沧桑之感触动心灵。图1
四条屏分别绘竹石、双雁、兰蟹及蕉石,每屏画心尺寸均为87×22.5厘米。《竹石图》(图1)一竿高竹从画左伸出萧疏竹叶,掩映着竹下之石。石根稳扎地下,石旁兰叶斜出。画右似有微风徐来,竹叶与兰叶在乍暖还寒的空气中轻轻颤动。此图用笔简括,两笔勾出粗壮的竹节,淡墨晕染竹枝竹叶,有淡远无尽之感。画家用疏密相间的厾点组成石之轮廓,又以粗笔淡擦,立显石之厚重感。石旁春兰的新叶散发初春的气息。左上方题:“板桥茅屋绿云凄,寂寂空林唱午鸡。欲赠美人青玉案,天寒翠袖日斜西。”题款:“和林仁兄大人清赏,弟陈观酉”。钤“陈观酉印”白文篆书印。
从题跋与所绘景象可知此画作于冬春之交,图写兰竹的傲人之姿。题诗描绘冬日午后的空寂景物:以木板搭起的小桥边茅屋兀立,林木叶落,清寂的空气中传来鸡鸣;画中之人欲赠予美人青玉之案,可是在踌躇中天色已晚。耐人寻味的是,画中并无板桥、茅屋,也并无踟蹰于空林之人,但这些似乎就在画家笔意未尽的画外,大有“元诗四大家”之一虞集“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的诗意。图2
《双雁图》(图2) 描绘盛夏水边竹丛,水面铺满整个画面,画家于水面几乎未着笔墨,却有水波荡漾、水气氲蔼之态;双雁写实的,于水中觅食,并无眼神顾盼与声气交流,但共同觅食的动态将双雁的默契跃然纸上。墨色润泽,浓淡相宜,呈现出羽翮柔软的质感和翎毛的层次。此图中的双雁虽不及以芦雁驰名江淮的边寿民“边芦雁”大写意之洒脱飘逸,也颇得其神髓。画右上方作者题:“□山有□池,为此鸟幽栖之所。饮啄得时,其乐为何如也。”落款:“二山画”。钤“东瀛查客 ”白文印。“□”山与“□”池不知何处,想来是远离尘嚣的惬意之所,双雁于此悠然自得,其乐融融。
[广告] 作品编号10032009,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寿比南山》
陆建兵作品 / 49×9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