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化之中,万妙四伏,众美皆在。
古往今来,不乏乐乎山水者,此为主体亲和自然之表象。人群之中,又有善察他人少留意之美者,为明眼,而善察皆呼美处之独特、鲜活之美者,更为智慧眼,列观物者之尊位。
山水之观依托形式有二:一为造化之物境,在氤氲之中;一为纸上之丘壑,可披图沃游。前者是生活,后者为“画”。
画家
在山水间徜徉。探究、关照造化之中美之存在价值,应时时经意,处处留心;无所不观、无微不至,以使“观”——“感”——“化”三者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而后使山川之美酿为画意。此当为画家精神境界载体,一如破茧化蝶升华之前奏,是其观望山水的主旨与归宿,为“画”之发端所在。山水灵秀,动静在胸,遂集中手段,解衣盘礴,尽全力出之。笔墨之所至,宏观探道,微观求真;轻重缓急,刚柔并举;苍润相生,繁简错落;荒率处求严谨,精准处求无意;满纸山川烟云,一展天真生活,此即为“作品”,当为画家观望造化而心手合一之所得也,亦乃快事矣!
观者
自然景物因纳入人之审美而称景致,“作品”亦需纳入观画者吟赏,于画家同思互动、将心明心、以情达情后,方可称“画”。观画者,心地与画者同,亦为美丽山水守望者,与画家彻悟自然山川之心通矣。观者,见于纸上山川,亦应与画家同游万象于笔墨情趣、似于非似之间。情之所至,一石、一水、一枝、一月均于无言对语中灵犀毕现。当是时,观者、画者其心,境一也,乃不觉蹈之舞之,忘形于天地而不知肉为何味矣!
往古之时,乐乎山水者,多为失意孤独之人;顺降及今,闲暇之时而乐于神游万象者众矣,更有于尺幅境象之中觅本真之性、求人生至理。其乐融融乃成一时风气。
观望山水之理在于愉悦性情,造就人格;在与苦行、苦悟后的个性满足——“乐”。仁智者乐乎山水当有此意否?!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60,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清闲即福》
张海波作品 / 34×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