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里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庙遗址,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崭新的庙宇,这让喜欢拍摄古建筑的市民杜先生有些郁闷。日前,杜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了这一情况。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京郊多地,发现此类古建筑遭“涂脂抹粉”的现象并非个例。不少村庄在维修古寺庙、古民居等建筑时,盲目求新,对古建筑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式”维修,直接导致古建不古,真文物变假文物。
搞旅游
古庙遗址建新庙
“真没想到,上千年的古寺庙遗址,居然就这么被破坏掉了,真是太可惜了。”尽管时隔多日,但提起当日看到的情景,市民杜先生还是连连感慨。杜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摄古建筑。郊区一知名古村,因为留存多座古庙遗址,成为他每年都要去采风的地方。前几天,杜先生再次来到村里采风时发现,一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火神龙王庙的遗址上,居然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寺庙。
记者来到这个村探访,发现读者反映的这座新修庙宇,崭新的墙壁和砖瓦与周边环境很不协调,尤其是寺庙的院子里还有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树,虬枝屈曲盘旋,树干饱经沧桑,愈发衬得寺庙太“年轻”。
当地村民称,寺庙的原址上原本是几面坍塌的砖墙,当年的古庙已经没有成形的建筑。去年春节期间,上面来人视察后,给村里拨了一笔修缮寺庙的款项。去年6月,在古庙的遗址上开始动工修建,前几天请了几名僧人前来开光,准备开门迎客。
“古庙遗址上建起这座新庙后,那种历史沧桑感一下子就没了。”杜先生遗憾地说。
不懂行
盲目翻新成破坏
此类维修、翻建不当,造成文物风貌受影响的现象在京郊农村多地都曾发生,重要的原因是维修者对古建筑“不懂行”,施工方在施工时盲目求新、求快。
记者日前在京东某村采访时,正遇到该村修复古建。在施工现场,记者亲眼所见,工人用白灰在残存古壁画的墙壁上涂抹。当地工作人员称,这是一座清代古建,上面的壁画大都残缺不全,抹上白灰后,将请画师另行作画,这样不但“省事,画出来的还是新画,更漂亮”。
据了解,由于不懂行和节省成本的考虑,不少村在修复古建时,并没有按照文物部门的要求,聘请专业的施工方。低价聘请的施工方往往缺乏修复古建的相关资质,致使不少古建遭受“破坏式”维修,造成古建筑当时独有的绘画、建筑等艺术和岁月赋予的“古”味儿,被白灰、水泥和钢筋破坏掉,好端端的古建筑成了假古董。
专家说
古建修缮得讲究
对于修缮古建筑有何讲究,发展旅游与保护文物如何有机结合,不少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修复专家赵胥表示,对于壁画修复,一定要杜绝在原画上下笔,只能在画面残缺的地方补画,原画只能做清理灰尘的处理。在原画上抹白灰另行绘制,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遵循文物保护原则的前提下,可适当对古建做些复原,将景观功能与游览需求相结合。但要注意,对于一些遗址类文物,人们要看的是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不是花大价钱翻建出来的一些假古董。古建维修、遗址重建,要以保护历史、保护建筑本身为出发点,不能为了商业利益,使维修变成了破坏。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10,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云山仙居》
纪传伟作品 / 135×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