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平收藏的张鸣岐制铜手炉晚明制炉名家张鸣岐制铜手炉局部。民间收藏家孙文雄收藏的清代白铜烧蓝手炉。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手炉由于其制作工艺的精妙雅致,使这种古时民间冬日暖手的用具成为既可实用,且又能被人赏玩的艺术品。其造型多姿多样,有圆形、长方形、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瓜棱形、海棠形、梅花形……
温暖记忆
海南岛的冬天,也有那么十天半个月的奇冷日子。从北方一路南下的冷空气,浩浩荡荡,跨过琼州海峡,给暖冬的海岛铺天盖地罩上了一台只会制冷的空调。刺骨的寒冷,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那个烤火的季节。全家人围着火炉烤火,浓浓的亲情,有絮叨不完的话,邻里来串门,也是在火炉边腾出一个位子……我记得我家有一个紫铜质地的手炉,年份可能很早,做工非常考究,按现在收藏界的朋友的行话,有厚厚的包浆。这只铜手炉给了我很多温磬的回忆,让我至今都割舍不下。小时候我特别顽皮,冬天也像夏天一样,放学再疯一阵才回家,全身都变成了冰疙瘩。只要一进家门,我娘就抓住我两只冻红的小手,搓暖和了再放在铜手炉上,别提多惬意。我都记不起,这只手炉是何时不知所踪的,我猜想应是那十年动乱的事了。
我家乡有一些玩收藏的朋友,知道我有铜手炉情结,一直想跟我了这个心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小学同学找到一只铜手炉送给了我。这只手炉也是紫铜质地,委角方形,炉面布满了“万”字纹,直柄提梁,胎体厚薄均匀,更可贵的是炉底有“张鸣岐制”竖幅四字篆书款,可惜不是我家遗失的那只。但可以肯定的说,这只比我家那只更好。把玩之余,也不忘恶补一下铜手炉的知识。
手炉史话
手炉的历史较为久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因楚地阴冷潮湿,冬天极其难受。两千多年前的楚人为改善居住环境,喜用香草焚烧达到驱湿去秽的效果,继而发明了取暖用的手炉。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坊间有一传闻,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令扬州铜匠精制一小炉,內置火炭呈隋炀帝取暖,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清雍正年间著名宫廷画家陈枚在12幅《月曼清游图》中,就有两幅图画描绘到了手炉,其中“寒夜探梅”一画中有一位贵妇人怀抱一铜质镀金手炉缓步而行。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画的意境,忍不住赋诗道:“眷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进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薛宝琴在宝黛钗等人作谜语诗的同时,“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诗”,暗喻俗物十件,其中《赤壁怀古》写到:赤壁深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暄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由于《红楼梦》中没有给出谜底,后人考证,这一诗的谜底俗物为手炉。由于手炉的美观实用,逐渐被皇宫和大户人家所接受,清代宫廷常将手炉当成礼品,《皇太后六旬庆典》里记载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准备了一大批赠品,其中便有铜手炉1500个。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