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当代》副主编 徐可
从《艺术当代》杂志创刊伊始至今,十四年的成长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徐可从初入当代艺术行业几乎零基础起步,源于许多前辈的指引与教导,使她短时间内在一个崭新的领域,找准了自己的办刊方向。时至今日,作为杂志副主编的徐可将工作重心放在宏观的角度上来思考,如何将《艺术当代》十余年来所积累下来的品牌效应,做得更加完善并结合当下的市场走势来做一些调整。
坚持深入研究的视角
记者:《艺术当代》杂志板块是如何分配的?
徐:《艺术当代》杂志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2001年11月创刊至今,四大板块一以贯之:“视点”通常选择艺术界较为集中的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个案”则推介活跃的艺术家或者年轻的实验艺术家;“现场”是重要展览的呈现平台;“生态”涉及与艺术相关趣味性强的事件与活动。杂志不定期地还会推出“空间”、“新作”和“书虫”等栏目。
记者:你是如何把握杂志的定位?
徐:创刊十四年来,《艺术当代》始终以艺术专业人士的视角和视野关注艺术生态的变迁。创刊之初,在几位前辈如沈揆一、郑胜天、张晴、杨荔等老师的带领下,杂志的风格基本确立,即我们不仅仅希望杂志只是提供一个当代艺术的资讯平台,同时更希望能够深入地提供当代艺术理论和现象研究的呈现与讨论平台。
记者:主要的读者群来自于?
徐:读者群随着大环境尤其市场的变化而变化。2001年创刊之时,国内当代艺术类杂志数量有限,美术馆、艺术机构平台的展示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当时能够提供给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示的平台、当代批评家、策展人讨论的平台非常稀缺。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我们不仅被定位在学术研究型的杂志,同时兼具展示艺术家作品、呈现批评家观点的功能。然而随着艺术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纸媒的出现,读者群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像以前较为集中的高校、理论家、一些关注当代艺术的群体逐渐被分散开来。我们的读者一直是偏重于艺术专业圈内的艺术家们、专业学生,这可能跟我们的性质相关,还有就是一些批评家和策展人、机构订户。资深收藏家有时会聊到看我们的杂志,但新晋圈子的人会对我说,你们的杂志太专业,看着累。目前我们也邀请不同层次、年龄段的撰稿人撰写展评和艺术生态类的文章,尽量深入浅出,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结合市场步伐作出调整
记者:市场给杂志带来怎样的挑战与变化?
徐:2005、2006年好像是杂志的分水岭,由于2005年春拍,当代艺术市场启动。一方面,以当代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纸媒纷纷创刊;另一方面,艺术家的作品被市场所追捧,他也成了各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如何在保有原来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又要与其他媒体避开报道角度,还要挖掘出市场更多的热点,这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2005年之后,我们在做内容的同时,在市场拓展活动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有人说你们是一本出版社办杂志,资金是有保证的,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出版社的资金保证,是杂志创刊之初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导致我们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起步没有后来创刊的几本杂志快。
记者:广告对杂志的影响?
徐:对于专业杂志是否加入广告,在创刊之初出版社内部有很多的争议。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问题已经变成如何吸引客户来买我们的广告。虽然我们拥有大量的邮局订户,然而2008年-2010年经济危机带给艺术机构的重创也波及到了纸媒,同时互联网和一系列的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对纸媒的内容和业务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我不知道其他杂志发行和业务的缩减量,但是如果纸媒杂志在今天想纯靠发行和广告赚钱,已经是一件难事。在面对这项不可回避的问题时,我们还是努力保证杂志品质和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广告以及不同的网络平台、线下的推广进行多元合作以巩固和拓展《艺术当代》的品牌和影响力。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063,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和美有余》
莒成蕾作品 / 38×38cm / 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