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临先生书法以“二王”作底,兼取怀素、米芾、文徵明、董其昌诸家之长。
二王乃书法正途,其字势雄逸,羁而不纵,笔迹流利,宛转妍媚,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灵变无常,务于飞动,断而还连,凤翥龙蟠,独步其间,自评若斯,然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世人虽不能甄别,但闻二王,莫不心醉。洎自汉魏,钟张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学二王者,二王之后络绎不绝,羊欣、王僧虔、谢灵运、薄绍之、孔琳之等皆从之,自唐迄今,学书之人,更是首推右军,以为之宗,李世民、张怀瓘、赵孟頫、董其昌莫不然。羲之自述其学书经历:“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见李斯、曹喜、钟繇、梁鹄、蔡邕《石经》,又于仲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张怀瓘《书议》述献之学书:“子敬年十五六时,尝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书道广矣,虽沉思多日,言不尽意,竟不能成,二王学书何其不易。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手所欲书,已书古人书,故学书不易,学二王更难,其难还在于虽说“钟山只隔数重山”,但毕竟时代变,环境变,书写工具变,书写姿势变,心境不古,面目皆非也。故此,有貌无实者多,得其要领者稀。
袁先生却对此于不顾,多年沉湎于此,自有其心得所在。羲之的娴雅舒缓、用笔遒劲,献之的圆转秀逸、结体妍丽,在他笔下均可体现。尤其是袁先生的行书,离方遁圆,挺然秀出,情驰神纵,超逸优游,其作品初观虽未见炫目彪焕之视觉冲击,技术含量、个性特色也不会跃然纸端,甚至会有些许妩媚唯美之感,但待回味咀嚼后,便会体验出其风行雨散、润色开花背后的内功所在,骨丰肉盈、入妙通灵后的风骨所在。其运笔逆入平出,回锋转向,时圆时方,圆者多转换,继而不断,方者多折曲,断而后起。时轻时重,轻者用端锋,如莺舌百转自林间来,重者以铺毫,若狂风落叶低沉横扫。沈尹默有诗云“龙蛇起伏笔端出,使笔如调生马驹”,袁先生运笔得此意趣也。墨色则吻合于运笔的抑扬顿挫、启承转合,浓比陈年佳酿,十年味不败,淡比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急稳浓淡、中锋侧锋之间,线条则遒劲雄健,上下牵丝,不偏不激,趋中且和。
《袁旭临书法》(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的出版,是对袁先生书法的一次集中展示。作品包括楷行草隶,形式有多条屏、单条屏、对联、中堂、手卷、册页、信札、扇面等。2013年7月5日,太原美术馆在长风商务区文化岛落成之际,袁旭临个人书画捐赠展在此举办。出书展书同时进行,真乃山西书法界的一件盛事。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177,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知音图》
周佳惠作品 / 49×9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