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历史悠久的皖南,无不受到徽文化的熏染,下乡工作也不忘发现叠码在残垣断壁上的古砖瓦。笔者好古,因此经常拾掇到一些历史气息浓厚的古砖瓦,收集整理后,将其中一些按照古代砚台风格设计后,再请制砚名家打磨修饰后制成砚台。为了尽量真实地展现出古代气韵,笔者又专门请人将百年老枣木做成砚盒,将砚台置于其中,再经过一番修整打磨,在砖砚中倒入墨汁。乍一看,这浑然是一件古人留下的千年文房古物。
在江南地区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建筑工地或郊野出土的古砖瓦还是不少的,其年份多为汉代至明代的。这些古砖多为澄泥模制,且质地坚实细腻,大多有一面为麻布纹地,一边为菱形几何纹,还有的有变体寿字,堵头多为松针纹并有两枚汉五铢铜钱纹,还有古文字砖,上面不仅承载了历史与文字演变的信息,而且还展示了古代书法,深受金石家们的珍爱。而那些没有文字,甚至已有破损的古砖亦为制砚的好材料。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砖汉瓦”,因为那时的砖瓦均是用绢袋把泥土沉入河流中飘浸成澄泥后,再入坯模成型烧制成品的。所以古代就有人喜用秦砖汉瓦加工砚台的。因澄泥砖瓦改制的砚台,内质细腻、外形古拙、且又发墨,是难得制砚台的好材料。《说砚》一书也有“宣城汉楚王庙砖可为砚”之记述。为记载该汉瓦砚的来历和内涵,我又在砚池上篆刻了铭文“丙子岁末……”,将其置于案头,每日蘸墨使用。久而久之,这宝物更显韵味,令人难辨今古。汉砖制砚,玩出韵味。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