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致陽
2014年3月28日,藝術家黃致陽作品展“工•課”在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國家博物館首都為臺灣當代藝術家舉辦個展。展覽由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策劃。
開幕現場,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副館長陳履生以及墨齋畫廊藝術總監林似竹、法國時裝品牌創始人Barbara Bui、以及鄭勝天等紐約眾多重要嘉賓都出席了開幕式。
此次展覽展出了黃致陽的水墨繪畫、雕塑、影像等二十餘件作品,是藝術家移居北京八年裡的創作成果,包括絹本焦墨九連屏作品《北京生物之春》、毛筆墨絹《千顯靈》、大型漢白玉雕塑裝置《座千峰•龍脈》、實體銅胎金箔雕塑《祥獸·獸靈》等重要作品,這些具有傳統元素的作品包含了黃致陽對哲學思想的當代探究,對多元中國文化的體現。黃致陽介紹:“我多年來一直在建構自己的一些系統,無所不用其極的通過毛筆、絹、織錦,通過自然的材料例如石頭、竹子、水等進行創作,因為材料本身就是一種存在,未來也希望發現一些材料的更多可能性。”黃致陽與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在展覽現場
焦墨作品《北京生物之春》在展覽現場引人注目,是黃致陽所創作的九連屏作品,以特有的水墨語言描繪了北京能量迸發,萬物復蘇的生命景象;漢白玉雕塑裝置《座千峰•龍脈》,黃致陽說,這是他以明長城為靈感創作的作品,觀長城內外,山巒起伏,此作品正是由古長城為基調結合中國傳統圖騰形象創造出的當代作品,黃致陽說:“這件作品也為了對應國博的空間和地理位置,國博在龍脈的中軸線上,我非常喜歡長城,也非常喜歡長城龍岩峭壁的景觀;我又想讓這種龐大的氣勢來接地氣,讓它秩序化、理性化,用線條、科技找到一種生物性的秩序,以此來表達人跟自然環境之間的隔離關係。”
黃致陽介紹這些作品是多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思考,他說一百多年來我們的文化語言逐漸失落,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自信心重新建立起來,但是如何將豐厚的“天地人”之間的哲學系統與藝術家個體、當下社會做某種對應是很重要的。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對應,藝術家個體如何將自己的創作回歸這種母性,或許是值得探討的話題。而黃致陽自己,則是通過這三十年來的努力,來回饋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
黃致陽上世紀六十年代生於臺北,就是年代旅居紐約,2006年移居北京。他曾親歷臺灣社會的巨大整治變革,同時也裹挾于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糾葛碰撞。此次展覽主題“工•課”取義於“窮而後工”,是藝術家視為三十年來思考與創作所交出來的功課。黃致陽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創作形式豐富,充分展示了身處一個時代裂縫的藝術家對自己藝術屬性的反復拷問和座標定位。在開幕式現場,策展人陳履生談到黃致陽的作品說:“黃致陽藝術中多元的思考與多元的表現,讓我們看到這位臺灣藝術家在當代藝術創作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而深藏期間的藝術素質和文化血緣則非常容易讓人們聯繫到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臺灣現代藝術運動,以及大陸改革開放後出現的‘85美術新潮’。中國當代藝術在21世紀初期借助藝術市場和新興傳媒的力量,用很短時間完成了地位攀升和大眾普及,但是,公眾的接受和理解以及主流意識形態的關係,讓中國當代藝術一直在糾結中前行,社會更在糾結中觀望。如今兩岸關係中出現的文化的先期會流,比如黃致陽客居北京,都為中國當代藝術帶來了新氣象,黃致陽的意義或許也表現在這裡。”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