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正宝,一个特立独行的油画家,他细腻而又倔强,内心丰富,理想狂热。
他的组画《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语言的探索,用他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肆意地挥洒他对高天厚土和乡亲父老的满腔热忱。与他的对话,完全是因为一个细节,因为在这个普遍浮躁的时代,能把《瓦尔登湖》当作枕边书,每日细读的艺术家真的不多了。
记者:作为一个青年油画家,你对美术馆抱有什么样的看法?
吕正宝:一个城市有没有美术馆或它的发展程度,影响着这个城市发展的延展性与包容性。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是不可能忽略文艺发展的,而美术则是文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作品所传达的丰富内涵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众的思维模式与创想空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则理所当然地担当起无偿展示美术作品的重要平台。
记者:你觉得理想的美术馆应该是如何运作的?
吕正宝:一个卓越的美术馆应当有健全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能无偿为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提供展示平台;另一方面能积极主动地收藏各种风格与形式有价值的美术作品。美术馆馆藏作品越丰富越有价值,其自身的魅力与吸引力越强大。国外诸多有名的美术馆无不是如此。如:巴黎罗浮宫,法国奥赛美术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荷兰国立美术馆……
记者:你衡量一件艺术品的标准是什么?
吕正宝: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美术作品的识别需要独具慧眼之人超前的眼光与胆识!而绝非空有虚名靠自我炒作的平庸之作。当下国内各地大小美术馆倒是不少,然而大多是惨淡经营。展览不分良莠,给钱就给办;藏品也缺少该有的高度。谁的地位高,名望大,就收藏谁的作品。这哪是什么收藏,只不过是投机而已。
记者:你怎么看陕西艺术走出去这个话题?
吕正宝:艺术走不出去,原因很多,但我们的艺术家们太乐于在既得利益上沾沾自喜,在小范围,小山头,占山为王之心日益膨胀应该是原因之一。这种极其短视的行为,直接导致作品缺乏该有的高度与深度,怎么走出去。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生存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然而精神世界无比的空虚。从事艺术只不过是谋利的捷径而已,如同小商小贩一般。这些人或许早已忘却艺术追求需要“殉道者”的精神和勇气。艺术追求的真谛在于“求道”而非“求名利”。如果一味地把自身所谓的知名度与作品虚高的市场价格当作追慕的方向,其作品必然庸俗而低劣。
记者:衡量一个画家是看艺术还是看市场,这是个很难把握的话题?
吕正宝:当下许多艺术家的通病是:“再也无法孤独地呆在房间里”。正在享受艺术带来的美好生活的艺术家们仍在想能否过得更好;而在痛苦煎熬中的艺术家则朝思暮想着尽早脱贫致富。当一个艺术家紧盯着市场的时候,作品何谈发展,又奢谈什么走出去呢?只有将自己的心态摆正,真正做到宠辱不惊,惯看风雨,我们的作品或许才有前途,我们地域性美术才有可能走出去。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798,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清趣》
李子玉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