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琴》-80.5 X 100.5cm-布面油画-2013《立柜》-100.4 X 55.5cm-布面油画-2013
解读秦晴的绘画恐怕首先得解读他的物观,解读他的物观不妨先对照早期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库索斯的装置作品《一把和三把椅子》或许更加一目了然(秦晴有画椅子的作品)。作品由一把真实的椅子,一张椅子的照片和椅子的字典词条组成,略去艺术家探讨的内容不讲,在这里他至少忽略了另一种“物的存在”-----“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的那刻,人与物关联并产生的一种被“领悟”的存在,而这恰恰就是我所认为的秦晴的物观。
从这点看秦晴的物观无疑是东方的,但又完全异于同为东方流脉滋养下的“物派”,“物派”刻意回避人与物的关系,强调客观“物”的独立自在状态,“物”与“境”的单纯和谐,事实上这一切更像是一场“真空演习”。因为他们似乎忽略了纯然之物不可能存在于人的任何有意识的活动中,任何物一旦被人注视或者运用它就已经不再纯然。
秦晴的绘画虽然表面上也只有或“物”或“境”或“物”与“境”的呈现,但那形成“场”的力量却来自被隐藏或消失于画中的人的部分——我们感受到的画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同于抒情式的“感物咏志”,也并非画家主观的诉求,所以很难用明确的词语形容,只能说这种饱含“人味”的“情绪”像一层薄薄的雾霭笼罩着画面,糅合“人”,“物”,“境”于无形之中。此时“物”已不只是“物”,它缄口不言,却提示着另一种特殊的存在——那画中消失之人对于画中之物的存在,以及看画人对那种存在的“领悟”。这是一种“整一”的物观,这种“领悟”超然物外,意在言外,是万物于胸中的那一点神明,是一种契合,一种心领神会。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583,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远瞩》
姜志勇作品 / 48×4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