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有过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但至少从毕加索开始,艺术就已经开始注重包装,现在甚至已走入“化妆”的时代。无论是名气大如吴冠中、陈逸飞、范曾、黄永玉,或者是普通画师、画匠、画人,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既能在审美上赢得叫好,又能在市场上叫座。因此,一个画家除了掌握“画内功夫”外,也或多或少要有一些“画外功夫”——包装、营销自己及自己的作品的能力。这其中分寸在于各人拿捏。
壹 化妆术
“名人”开路
流水作业
由于艺术创作及其评价的主观性导致门槛看似不高,加上书画市场的日益浮躁,名人官人都争相画画写字,越来越多人变身为“艺术家”、“艺术大师”,各种“创作手法”令人瞠目。这是书画作品畸形的市场供求关系所致,过热的市场导致过快的创作,本为一次性的创作变成批量的生产,具有艺术个性的创造活动渐渐沦为没有心灵参与的工匠式劳动或造假活动。某些艺术家艺术之外的活动时间已大大多于创作的时间,白天为应酬昏天黑地,晚上才拨冗信手涂鸦,很少有精力用在画技、画品及基本文化修养的提升上。
据了解,大部分半路出家的画家选择从文人画下手,因为不需要西洋油画的硬性功底。广州画院岭南绘画研究中心秘书长徐兆前说,事实上,早期文人画也是需要功底的,虽然笔墨用得少,但十分讲究意境和味道。相较之下,做抽象画的更不需要艺术技巧。徐兆前透露,老一辈画家都是扎扎实实从基本功练出来的,但如今,条条大路通艺术,这也导致现在的画家很少认真地练基本功,基础不扎实。包括艺术评论家在内的其他非专业画家,也纷纷加入到这种全民搞艺术的大潮中来,凭借各自的平台,写字作画,为名为利为兴趣,各自心知。范曾的“流水线作画”官司曾经轰动一时,这种“流水线作画”是否合理,仍有争议。
名人们创作的书画有一个专有名词——“名人字画”,买家在意的并非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乎他们写得怎么样画得怎么样,而是其名人效应。当然,也还另有一种价格变化较大的“官人字画”,台上台下价格天壤之别。
贰 化妆术
行画署名
电脑加工
有根本不具备任何创作条件的,据说是去偏僻旅游地买来行画,略作修饰甚至不做任何修改,直接署上自己的名字,就变成自己的作品,再将这些作品送给官员,或到市场上售出。也有人利用电脑技术合成加工,打印出来。这些明目张胆的造假伎俩近些年来已偶有被查出并禁止,据说如今一经发现,五年内不准再参与评奖、参展等活动。
现在也有一种从西方引进的先进工艺技术,能高仿真地模仿复制书画作品,像毕加索、梵高等人作品的真迹一般人难得一见,更不用说拥有,即可通过购买仿作一偿所愿。也有画家愿意通过复制自己的作品,一方面出售获利,一方面也传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