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我们来看一看真实的景物是怎样,左边可以看到山石都是一小棵一小棵的,画在右边,真正画成一张画是用雨点皴画的,可以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大约是用的雨点皴,他皴的比我的这张画皴的来得密。
刚才是绘画里的诗文,就是在绘画当中我们怎么样表现文,现在我们要谈谈在文里头怎么表现画。文里头表现画少不得就要谈到王维了,要谈到郑板桥了,他们都是画家,也都是文人,在他们的作品当中文学作品当中是不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们的绘画的眼睛呢?如果是诗中有画,这诗中的画是怎样的呢?我发觉,因为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在大陆有出版,很妙,是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叫《唐诗句点》,我把《唐诗》一句一句做分析,有几十万字,专门来分析古人的诗句,然后我就发觉王维就是有他的特色,我们来看看大家比较熟悉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你看返景入深林,他是折射的光线,现在讲究室内装潢的话你天花板上要这样夹着,光线射上去再下来,水晶灯里面做灯,让灯光透过水晶灯散射,让它有一个透过的穿透,掩映之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你用你的想象,那个光线射进来,射在空山当中照在青苔上,那个青苔的绿像丝绒一样的绿,很含蓄、很蕴藉。王维特别擅长表现这种,我们看下一个。“坐幽黄里, 弹琴副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黄,“黄”一种竹子,通常小叶的管它叫黄,这个幽黄,小叶小叶,就蒙蒙胧胧的人坐在后边,坐在里边,有一个掩映的美,“弹琴副长啸”产生了声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照到那个人,隔着幽黄看到那个人影是不是也是蒙蒙胧胧、明明暗暗的对比又含蓄。
再看下面一个“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又是他表现的山月照弹琴,然后“松风吹解带”不是风那么大把他的腰带给吹开了,是他把衣服敞开来,很潇洒的来影响、来享受这个风凉这种美,不是什么旋风,那太危险了。“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后面这句用得特别好,渔歌入浦深,远远的,深的,很远的,模模糊糊的,有渔歌传过来,也是一种掩映的美。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