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下帷幕的2013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向艺术界发出了一个信号:我们需要亲民的艺术。这并不局限于国内,事实上,近些年在国际上这也是一个正流行着的话题,当代艺术究竟该不该向大众伸出双手,接纳世俗的审视呢?
在不少当代艺术家眼中,“当代艺术”就是艺术家展现个性,表现个人对世界的诠释的手段,不管观众能否理解,他们都会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断前进。实际上,这样的创作模式却受到了不少质疑,这种明显受到后现代主义情结影响的风格就是“当代艺术”的全部吗?
那么究竟何谓“当代”呢?迄今为止没有人对“当代”在概念上进行界定,确定其类属、范畴与边界,一是因为当代是进行性的,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二是当代太复杂,任何概念都可能失之偏颇,不作界定也许更近于存在的现实。正因“当代”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当代艺术”的界定同样存在争议。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杜大恺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力图消解现代主义的偏激,这是其积极的一面。它消极的一面则是价值的平面化,即无视是非、善恶、高下、主次以及美丑之间的差别,导向均质化的趋势,而这些亦是有悖于人类心性,有悖于历史意志的。而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行走,因此一股呼吁当代艺术回归到世俗中的呼声应运而生。正如2013年的艺术北京就提出了“当代艺术的活力一定要和大众结合”,并以一个名为“ArtZone”的公共环境媒介艺术为主方向的特别项目表明了态度。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许多艺术家、评论家都以此为标准,而叛逆的“当代艺术”往往一不留神就成了跳出生活。这或许是当代先锋们天马行空的思想投射,但这种出于个人化的微观角度的艺术有时难免太过孤芳自赏。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我们的城市经常出现一些抽象得有些不知所云的街头雕塑,既不搭环境,又不够养眼。这种仿佛只要让人看不懂就是抽象、就是当代的风气让人不禁有些担忧。今年的艺术北京给人的印象就是能让观众懂的作品多了,惊世骇俗的东西少了;户外的公共艺术展品中让人愉悦的作品多了,奇形怪状的东西少了。比如大型雕塑《童年——海平线》就是一个裸体小男孩在空旷宽敞的林荫道中坐在地上大笑,醒目更让人不禁跟着微笑起来。
说俗了,当代艺术就是越来越不“接地气”了,很多绘画、雕塑缺少一些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东西,无法让人有亲近感。有人曾经笑言,一个小孩随手捏几块橡皮泥放到艺术展上,也能让人拼命想去解释出一些名堂,甚至大赞有意境。这不正是当代艺术远离大众的可悲之处吗?想来,今年的艺术北京给艺术家们的启示应该不少。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