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夏交界,一场艺术的“全城运动”便在香港悄然酝酿。它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艺术节、文化节,也不是什么斥耗巨资的双年展、纪念展,而是若干公园自行开辟一隅,集结艺术、创意、手工等元素,以“艺坊”形式示众的群落。它们,让公园除了俯拾可见、四平八稳的娱乐设施和绿化景致之外,突然平添了些许“高贵”的点缀。
这一场微型艺术运动以公园为单位迅速蔓延开去———4月中旬起,维多利亚公园、九龙公园、香港公园纷纷开设“艺趣坊”,数十个虚位以待的摊位,将成为饰物、匙扣、纸黏土、剪纸、雕刻、刺绣、编织和布艺等袖珍创意物件的天堂,绘画、摄影、素描、书法等“雕虫小技”更是这里长盛不衰的招牌菜。一个个分散在公园的摊位,有如即将举办一个个微型艺术展览,香港各界基层手工艺者构成庞大的“策展人”队伍,在公园的边缘角落展开“圈地运动”。但是,即使是想在“艺趣坊”分得一块不起眼的弹丸之地,获得一年一度的摆摊机会,也得先递交申请表,通过康文署的重重考核。这种“考核上岗”制度嵌入到香港公共艺术管理体系中,也十分耐人寻味。
“艺趣坊”激活市民艺术情操,已成香港缩略版公共艺术空间
4月简直成了香港的“艺趣坊月”。香港各大公园中的“艺趣坊”将迎来“易主”和“洗牌”的时刻。这对于香港公共艺术规划而言,也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翻页”。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辖下的维多利亚公园(维园)于4月7日举行新一期“艺趣坊”,27个“艺术摊位”,将于每周周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向公众开放;而香港公园第13期“艺趣坊”则于4月2日始,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中午12时至下午6时,于公园茶具文物馆附近的户外场地设摊扎营,以手工艺品(如面塑、各类物料工艺、襟针和黏土)和艺术服务(如绘画、书法、人像剪影/素描和漫画)等十个摊位为主;九龙公园第15期“艺趣坊”亦紧随其后,于6月1日起,逢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下午1时至7时在公园长廊举行,30个包括手工艺品、陶瓷、草编、面塑、纸艺、雕刻、饰物、花艺、沙画、布艺、黏土的售卖摊位将呈上香港独特的剪艺风情,目前,上述摊位已经进入报名申请程序。
“都市人生活繁忙,有否想过趁假日放慢脚步,游览公园之时顺道添置一些手工艺品、绘画、书法或剪影作品点缀生活?‘艺趣坊’活动可以培养市民对艺术方面的兴趣,从而提高香港的文化艺术气息,亦可增加公园游人的游园乐趣。”康文署相关发言人的话,便是“艺趣坊”的功能阐释。
而“艺趣坊”逐渐演变成亲子生活、悠闲娱乐的度假选项。顶着“阿福头”的6岁孩童把配有小风扇的太阳帽撇在一边,偏要戴上刚刚买到的草编帽子;BB车里不谙世事的婴儿,手里的气球和玩具,有时也被别上了手工制成的袖珍饰具以作点缀;而一家三口在“画坊”前排成长龙,苦等一份手绘版本的“全家福”……这些,都是意趣坊的常见景观,也是一幅幅创意与生活互动、与家庭互动的鲜活画面。
正如香港设计师、艺术推广人贾士奇所说:“‘艺趣坊’呈现的并不是什么曲高和寡的艺术品,甚至可能连‘艺术’的定义都及不上,但它展出的却是丰富的民间创意、作坊创意、社会创意,它毫无门槛,可供及家庭成员参观、消费,这就完成了‘创意’与‘公众’的对接。”在贾士奇的印象中,一个个“艺趣坊”摊位,又何尝不是一个个微型的公共艺术空间?它没有博物馆、艺术馆、文化馆阴森庞大的院墙,却天然地亲近、容纳更多市民和观众。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688,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悟道图》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