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重庆在当代艺术的地位如此重要,为什么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美术馆来与之匹配呢?”知名艺术批评家杨卫说。
2009年,他曾受邀来渝参加长安当代美术馆的一次学术研讨,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说,美术馆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形成的文化共享空间,那么私人美术馆则是私人获得财富后对公众教育的回馈。它们的存在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项文化指标。
四川美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王林认为,一个真正的美术馆必须在馆藏、展览、教育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重庆的私人美术馆更接近于画廊与空间的性质。”
诚然,我们还在蹒跚学步,还没有能力与龙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具有重量级藏品、专业团队的私人美术馆做比较。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美术馆?
华人当代美术馆馆长罗群毅认为,美术馆以展示藏品为主,至少要有一栋独立的建筑作为展示空间;长江汇当代美术馆馆长田东认为,美术馆以公众教育为主,至少要有长期的艺术活动;王林则认为,美术馆必须走专业化路线,包括培育自己的策展人、批评家及管理人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观众才是美术馆的终极价值所在,没有观众的美术馆就像没有观众的电影院一样缺乏生机。
让人欣喜的是,在这一方面,重庆的私人美术馆已经有所动作:华人当代美术馆正积极扩展公共空间、升级网站,并为观众购置无限智能耳机,“让观众走到展品面前就能听见相关解说”;长江汇当代美术馆正在极力打造艺术交易平台;渝澳国际艺术中心正在引进艺术基金……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个人财富回馈公众教育,对于私人美术馆来说,吸引观众才是王道。
希望多年以后,没有人再发出杨卫那句让人难堪的疑问。
[广告] 作品编号10033951,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荷塘栖翠》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