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以丰腴为美,宋人以清丽为美。每个时代的审美、思想、生活方式的变化,都会体现在它的艺术品上,所以时代特征是我们断定艺术品年代的主要依据。北魏铜鎏金佛像
北朝(北魏以后),佛像头为盖碗式,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面目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跌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佛座或为点腰较矮的须弥座或为4足方座。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周围有火焰纹。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菩萨像,脸型方中带圆,头挽高髻并戴冠,眼大,鼻高,唇薄,面相端庄慈祥,身体匀称。上身袒露下身穿裙,肩披帔帛,锦带下垂交叉重叠,样式较为烦琐。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主佛两旁常为1至2菩萨,多为立姿。隋代阿弥陀佛三尊像
隋朝雕像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腹部稍稍突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佛像头顶肉髻,螺发;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缯带和帔帛向两侧低垂。唐代思惟菩萨像
唐代佛像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起伏变化,写实性较强。体态自然舒展,具有很强的动态感。衣有通肩式,袒右肩式和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式,衣料质感柔和轻薄。台座多为束腰式,有六角,八角,圆形或花口形底边。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唐代菩萨像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上身袒露至腹,帔帛斜挂;下穿罗裙,腰部有束带。服饰华美,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体态丰腴,腰肢扭动,身体呈S型,动感强烈。手持杨柳枝或执甘露瓶,为唐代观音菩萨形象重要标志。
唐代弟子像将迦叶以往削瘦老迈的形象变得刚毅壮实,天庭饱满,目光深沉;阿难则体态丰润,年轻力壮,眉目清秀,神态平和,温柔敦厚。
唐代天王力士像头部梳拳形髻,眉毛倒竖,双目圆睁,嘴型大张。天王身披铠甲,脚踏夜叉;力士上身袒露,下身着裙赤脚,多是半弓步的姿势,挺拔雄健。
唐代飞天像面容妩媚,身材匀称,体态婀娜,飘逸自然,长裙紧裹双腿,双脚外露。宋代文殊菩萨骑狮像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有的腿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于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于座上。衣裙稍有褶,掉于腿后,左手盘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戴璎珞,身坐两层莲花的细腰圆座。宋代出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象背、狮背、狲背上。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体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于宋代艺术风格。明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清代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
明清铜佛像以刺头居多,有的刺头顶上有肉髻,大耳,下颌有一道肉褶,脖有一至四道肉褶,肉褶越多,年代越近。胸前有的铸有“”字,披袈裟、袒胸、盘坐,掌心一般皆朝上。莲形或山形座相对前代高,底座无挫痕。铭文或于座腿前。坐姿多样,腿或一盘一掉,或一拱一掉。色重显红,金水发黄厚。
藏佛于汉佛也不一样,藏佛胸高乳大,汉佛胸平乳小。嵌松石者多为藏佛,刺头者皆为汉佛。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11面观音,就是典型的明、清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