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1626-1705) 书画合册
册页(八开) 水墨绢本
尺寸:24×17 cm.×8 约0.2平尺(每幅)
此册是八大山人的书画合册,水墨绢本,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八幅对开,即四幅山水、四幅书法。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宗法董其昌,但变董画中明洁幽雅的格调为枯索冷寂,在荒寂境界中透露出简朴雄健之气,笔墨简练,以少胜多,此外还兼取黄公望、倪瓒笔意,艺术上达到“笔简形骸”的境界。
在此册中的四幅水墨山水中,主要画有荒山枯树、古寺茅屋,俨然笼罩着一片万籁寂静、荒凉萧疏的意境,在虚实相间中用生拙随意的笔触涵盖了脱俗的意趣与韵味。其圆润的笔墨深受董其昌的影响,而在山石的组合中还可以窥见倪瓒的影子。在观看其画作时,能感受到八大山人强烈的个人特色,用法古人的法则为自己的艺术表现服务。画中的山、石、树以及房屋、茅舍等用笔草草、随手写出,而干湿结合、浓淡有序大的用墨,使画面呈现出疏密、虚实、高低错落的意境,这种无法而法的境界,是八大山人情感与技巧的高度结合,是其绘画艺术的一大特征。而八大的书法,初学董其昌后学黄庭坚,到晚年再变其法。删繁存简、
抛虚留实。他以画法对其字法进行变形处理,再以中锋篆笔使转腾挪,所作书法如枯藤绕岩、老树开花,一派高穆气息,脱去尘俗。其书法给人一股冷峻又不可企及的高士气派,与其绘画一同传达出他内心的孤寂与亡国的伤痛。
此合册中有“朱耷”、“何园”的钤印,并有其自题“八大山人写”的款识。八大在六十岁时开始使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在书写时常常连缀仿佛是“哭之”、“笑之”,而此用意也暗示着他内心的苦闷。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方宇教授考证,认为落有“写”字者,乃为八大山人六十到七十岁时的作品。八
大山人的书画艺术是晚成的,到炉火纯青是在六十岁以后八十岁之前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此幅书画合册正好是作于其艺术高峰期的阶段。
八大山人特别喜欢荷花,在其作品中也有大量的关于荷花的绘画。他的画作中很多都是用“何园”落款。他认为“何”通“荷”,荷花的清新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能够给他力量,因此用“何园”表达对荷花那种清静世界的向往。但是作为一个前朝宗室移民,他实际上是要追寻“何处是家园”这样一个问题:清静的河塘、孤寂的远山、曲径通幽的屋宇抑或一座安宁的僧院?高洁的荷花本来就是佛家的象征,曾为僧人的八大山人懂得荷花的真谛,这种思想一直都流露在他的绘画作品中。
[广告] 作品编号10031632,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宁静致远|带中华国礼章》
张忠伦作品 / 136×68cm / 软片未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