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余立新院长带领10多位画家赴龙门采风学习。这并非作秀,是他一贯的艺术行为。90年代初调来惠州直到现在,到处都可见到他拿着速写本的身影。他的速写《画说惠州》、《画说西湖》记录着惠州的变化和发展,正如欧洲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所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正因如此,他上任以来对画家的要求,坚持强调学术与艺术研究的重要性,作品要有文化积淀性。所以,他以身体力行把画家带出去,感受活跃物象生命力,增加画面文学气息和思想含量,在创作中提高作品意境将收益匪浅。
此行让我对“龙门农民画”有新的启示,我以为“农民画”应该不是专家所能评说的,是农民说了算。因为作者主体与客体是亲近的,农民在生活中各自有自己的认识,有风俗的、人情的、劳作的、自然环境的,是自身参与其中的体验。“环境”的召唤对人的刺激便产生审美需求,便拿起笔以色彩线条画起来,所形成的图象实现审美需求的满足,“物象”是变化的,喜欢那个就画那个形象,想说明什么就画什么,客观包涵了民间文学意味,这样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互动便形成共同审美心理,自然而然把绘画与文学相融合在可视的空间里,并引向到丰富想象的心灵世界。“农民画”就是“农民心灵中的至美”。
我曾在云南一少数民族家,主人借我的画具,在祭祀用的纸件上画各样很有味道的图象,问他会画画吗?画的是什么?不会,不知道,只是好看呀!对方如是说。我想这个“好看”就是他心灵的表达。厚道的农民,纯真的“农民画”与潘天寿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其实也是一样。所以画家要回归到生活、大自然中去,才会有出息。
(作者系惠州画院艺术顾问)
[广告] 作品编号10030711,字画之家保真在售
《金玉满堂》
鲁叁田作品 / 50×50cm / 软片未裱